张建林作为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校长,长期兼课,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职校学生课堂情况和思想动态,思考和探索教育教学管理和学校改革创新问题,积极撰写、参评论文。现在张建林站在一个校长的角度探讨职业教育教学与实践的理念。
以人为本,实践人本职业教育
不管是以“技能”为核心还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只有建立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努力实践人本职业教育,才能构建和谐的育人模式,培养出“德”、“才”、“能”兼备的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
职业教育只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面向市场,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大有作为的。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坚持面向农村,为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撑,前景十分广阔。
校园文化具有导向与激励、约束与调适、凝聚与辐射的多种功能。如果说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是充分发掘校园文化多种功能的话,那么,培养职校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才是学校建设校园文化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的重要方面。
坚持与相关行业、企业建立良性对接
坚持与相关行业、企业建立良性对接机制教学理念,是实现学生所学知识与市场所需技术零距离、学生掌握的技能与就业岗位需要零距离的“两个零距离”教学目的
采取多种形式的专业技能教学培训模式,开展和高等院校合作办学,采取小班化专业教学方式,集中时间强化技能及岗前训练,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熟练的专业技能的初中级实用型人才。
根据用工需要,探索校企模式
积极探索校企订单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岗位用工的需要,学校定向为企业进行专业性适应性培养。使学生在学期间便通过实习等方式与用人单位建立联系。以创新的模式开辟毕业生就业的新空间和渠道。鼓励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自主创业发家致富的毕业生。
本着以“素质教育为目标,能力培养为内容”的办学宗旨,秉承“以生为本”和“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在办学中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针对当今中职生思想道德现状和心理状况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积极探索德育工作新模式,推行全员管理的理念,试行“德育导师制”,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以“心灵之约”为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组建学生社团,以技能比武、文化艺术节、青年志愿者等活动为载体,丰富校园生活,锻炼学生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