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案例
时间:2015-09-23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绍兴市柯桥区财经学校  李玉香

案例一

【案例描述】

去年的那个暑假前,我班进行了一次班干部选举。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班长的选举。原来的老班长已经担任班长职务整整一年,是一个能力很强,也很有责任心的人,但她的成绩始终不够理想。所以这一次选举,她认为自己不够好,没来参加。另一位同学原来是校学生会体锻部的副部长,能力很强,学习上也很努力。这次她来竞选班长,以高票当选。

班长新官上任第二天,有学生来跟我反映,新班长很凶,还在社交网络里侮辱她们。过了没多久,老班长过来了,声泪俱下地说以前自己犯过不少错误,所以没来竞选,但这次很多同学都跟她说还是希望她当班长,所以恳请班主任给她一个再竞选的机会,让她跟新班长同台竞选。 

我当时的心态是:一是对新班长一上任的种种情况不满,二是老班长以前做得确实也很不错,就当机立断,立刻跑到教室,宣布要重新竞选班长。老班长上台,动情地表达了自己想再当班长的意愿,同学们再次投票,最终,老班长获胜了。这时,之前新选上的班长跑出了教室。

这时,我很快意识到这事对新班长伤害很大,她才上任一天,就马上面临这样的窘况。之后,我陆续收到新班长以及她的支持者的短信,他们觉得老师太偏心。那一个晚上,我跟新班长在电话里聊了2个多小时,我发现自己真的伤害她好深,为什么她犯了错误我就立马要重选班长,而老班长犯了不少错误,我却能一直包容。在电话中,我也表达了我的歉意,当时老师也是一时冲动,下了这个伤害她的决定。但我从另一个侧面告诉她,第一,当选班长后,同学到我这里来告状,也许事情并非如同学说得那般,但是否她自己也做得不够好。第二,重新竞选的结果,也是她票数低于老班长,说明同学对她的支持还不够。尽管老师有冲动做决定并且伤害了她,但她自己是否也该意识到自己的一些不足。

暑期回来后,我对做了一天的新班长格外关注,我发现她是一个自尊心很强、很勤奋也很努力的人。她关心同学,积极主动帮助班上有困难的同学。我觉得自己应该多关心她,于是我会时不时跟她聊会天,让她帮我做一些事情。我发现,她的能力与班长是不相上下,甚至从某些方面要胜于班长。不知不觉,我们竟感觉像朋友一般。在教师节那天,她送了我一张好教师证,这让我今生难忘。这应该是我收到的最好的教师节礼物。

【案例分析】

本案例中的新班长,是一个自尊心很强,也很正气的人。对于这样的学生,要多给予尊重和支持,不要当众去伤害她。因为伤害一个人,要花十倍的力气去弥补。当发现她当班长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该马上推翻之前的选举,而应该和她共同去解决问题,给她机会去改进。至于老班长,毕竟第一次选举她没来参加,是她自己选择不来竞选,需要告诉她以后做事要三思而后行。

【案例点评】

现在的学生都很有个性,自尊心也很强。当她们受到伤害时会采用很极端的话语和行为来进行反抗。作为老师,首先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做得不妥。如是自己做得不够好,应向学生诚恳道歉。但也应把事情原由等分析并告之学生。同时,指出学生做得不妥之处,告诉学生,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但你也要换位思考,假如你是老师,你是否也会处于两难境地,你是否也会做出与我一样的决定。事后,你的态度是否过于激烈,毕竟你是学生,对待师长应有的礼貌和态度,你是否做到了。无论如何,作为班主任,应从学生角度出发,多为学生考虑。对待学生要有耐心,要将心比心。只有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才能让学生把你当朋友,真正地向你吐露心声。

 

案例二:

【案例描述】

前天晚上,我正陪着几个班委在网上挑选班服,突然进来小A等3人。小A等人反映,同寝室的小P同学梦游了,甚至还晚上突然抓人手。学校是混合寝室,小P并不是我班学生。我从小P的班主任那里获悉,小P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头发都掉光了,只能戴着假发。在寝室里,她也不讲话,性格内向。我安慰学生,大家先别急,先缓解一下紧张的情绪,听一听歌吧。我让班委回教室,然后放了一首悠扬的钢琴曲。然后,我开始给她们分析小P梦游的原因。小P家,因父母不和睦,导致她心情长期郁闷,久而久之,头发也掉光了,因为头发没了,她就更加焦虑,怕被人嘲笑,所以沉默寡言,最终患上了梦游症。这个病,不是她自己能控制的。我希望大家能够站在小P的角度,去理解她。小A等3人听了我的解释后,一方面觉得小P很可怜,另一方面也很害怕受到伤害。为了给她们信心,我对她们说,不要害怕,我会找小P谈的。我也会联系她班主任,把这件事情处理好,你们放心吧。

当天晚上,我找来小P,语气温和地对她说,听说你昨天梦游了,你知道吗。她说她知道自己会梦游,但梦游的时候她真的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昨天她抓了小A,也是其他同学告诉她的。我说,小A很害怕,你知道吗,她点点头。我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子。我就继续说,我知道你是善良的孩子。但是如果这样梦游下去,很多同学会害怕你,你也不想这样吧。其实老师知道,梦游是一种心理疾病,如果有心理医生的配合,是可以治好的。你想好起来吗。小P点点头。我说那好,我会让你班主任跟你家长沟通一下,尽快去看一下心理医生。等你好了,同学们一定会很喜欢你的。你要相信老师。

随后,我手机联系了他们班主任,跟他沟通了整个事件。我们一致认为,她的情况,有必要回家休息一段时间,接受心理医生的治疗。她班主任随即联系她的家长,跟她家长沟通了此事,家长在班主任的劝说下,答应给小P去看心理医生了。

第二天,家长把小P接走了,一切又回到了平静。

【案例分析】

本案例比较特别,它涉及到了班主任的心理学知识、混合寝室班主任之间的如何沟通以及对于特殊心理问题学生的谈话技巧。

1、此案例中,老师用音乐去缓解学生焦虑紧张的情绪,能说出梦游症的产生是因为焦虑、家庭不和睦等原因,并给出积极建议。这些都说明了班主任学习心理学知识的重要性。

2、老师对于混合寝室梦游学生小P的情况了如指掌,说明这个混合寝室的两位班主任,有一个良好的沟通。在处理小P事件中,两人又进行了积极交流,最终达成一致的决定。

3、对于梦游同学小P,老师语重心长地给她分析情况,说出同学们的感受,让她自愿地接受心理治疗。这个过程,老师讲话的声音压低,语气平缓,掌握了对于特殊心理问题学生的处理技巧。

【案例点评】

作为班主任,首先应该具备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要了解各种心理疾病的症状及缓解措施。其次,混合寝室班主任,要经常沟通,尤其是特殊学生的情况,一定要有深入交流。碰到某些意外事件,班主任之间要倾力合作,找到最佳解决方案。最后,对于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谈话语气要舒缓,在换位思考的同时,也让她能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