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胡志君
【编者按】杨古城是一位“文保狂人”,多年来致力于民间工艺美术的研究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读更多的书,走更多的路,做更多的事”正是杨老一直坚守的信念。
■个人简介
杨古城,男,1958年生,高级工艺美术师,毕业于宁波三中,荣获2015年全国“百姓学习之星”称号。原为宁波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研究人员,退休后担任宁波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
他自幼贫苦,20岁参加工作,勤奋苦学,不近烟酒,善雕善画,对工艺美术雕刻、织绣、及文化遗产理论研究颇有成果。【阅读更多】
■先进事迹
◎1995年之后我国大规模城乡“改造”,杨古城努力学习历史文化知识,一步一步深入、研究、呼吁、保护市区内外古建筑民居,有月湖庵、药皇殿、徐氏藏书楼、苍水故居等十余处,带领发动浙东文化遗产保护志愿者,守望在各街道、小区,乡间。
◎1998年,杨古城被江东区文化局聘请主编《江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又应省、市文化部门邀请,担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顾问、专家,致力于非物质文化调研、编撰、审定等事务。
◎1998年,杨古城应日本和台湾文化团体之邀出访和讲学中国民间美术、佛教文化和狮子文化。如在日本奈良东大寺考证发现了南宋时期七个宁波工匠漂洋过海帮他们建造的东大寺建筑和石狮子;从1993年起,杨古城和本地的伙伴们调查和实地考察宁波古桥有513座、南宋及明清石刻上千件,考证古塔30多座、古民居数十处、宁波古戏台200余处。
■人物评价
杨老被称为“文保狂人”,他发现的东钱湖五处南宋石刻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前童村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村,宁海清潭村成为中国传统村落、黄坛村为省级,市级历史文化名村象山黄埠村、鄞州走马塘、韩岭村等达17处。他发起并创导组织的“市民文化旅游”,以“知我故乡,爱我中华”为主题已达187次,参与市民共达万余人次;还多次应约为媒体提供研究论述,应邀文化讲座,向市民、学生广泛宣传宁波的文化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