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中职英语阅读任务型教学实践活动,以实例的形式,对英语典型阅读课堂教学的组织、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给读者以一定的启示,以达到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英语阅读 ; 任务型教学
一、任务型阅读课教学的思考
1.众所周知,大多数职高生就是因为英语差才与职高结缘,似乎职高这块地就是他们的“避英所”,不学英语或英语学不好照样也能拿到职高毕业证。所以老师首先还得花点时间来作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的思想观念,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教师应该让他们明了从初中升入中职不是要放弃学英语,而是要继续学好英语并培养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大家在课堂上都有事可做,千万别闲着。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因材施材,因人施教,设计出他们能做,能完成的任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英语,应用英语,从而体验成功的快感,增加学英语的兴趣。
2. 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既定的教学任务展开,使每节课目的明确、内容实在、效果最佳。这种课堂教学模式,被概括为任务教学模式。
3.教师需要的教学准备
(1)加强学习预习引导很重要。为了防止部分学生漫无目的的随意预习,根据任务型教学理论的要求,教师应对学生的预习活动进行引导,可以提出预习的任务和要求,列出预习的提纲和问题,让学生在预习任务的驱动下,有目的地做好预习工作。
(2)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可操作性;教师要设计出什么样的任务,为此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让学生操练或掌握哪些语言目标,是否是学生能完成的任务,在此过程中需要些什么准备和帮助,都是事先应猜想到或计划好的,要做到心中有数。
(3)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设计任务时要给学生提供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实际功能和语言规律。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抓住一个 “趣” 字。学习兴趣和学习情感是密切联班级的,对有兴趣的事物人们总是想方设法接近它、认识它、获取它。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所以教师要通过创设各种情境来提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任务型阅读课教学实践
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精髓,笔者拟以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课本《英语》第一册 Unit8 Lesson Thirty Travel in Bangkok的阅读教学为例,探讨任务型教学法在职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任务一.课前预习,要求学生搜集Bangkok 的有关信息,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报刊、杂志等查阅资料。预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能让学生自觉主动地领会学习内容,还能使学生的自学能力逐步提高。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学生通过预习,自己阅读课文,动了脑筋,得到理解,当讨论的时候,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的结果正相吻合,便有独创成功的快感;或者见到自己的理解与讨论结果不相吻合,就作比量短长的思索;并且预习的时候绝不会没有困惑,困惑而没法解决,到讨论的时候就集中了追求解决的注意力。这种快感、思索与注意力,足以鼓动阅读的兴趣,增进阅读的效果,有很高的价值。”这是对预习重要性的精辟阐述。有些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很远,学生对于文本内容很难引起共鸣。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课处延伸的知识比较广泛,这些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这既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又能提高阅读的积极性,并在兴趣的引导下,逐步理解课文,完成预习任务。(周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