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型职业农民章田水
章田水,男,余杭区瓶窑镇西安寺村木溪口组人。原在杭州市力源塑业有限公司工作,月收入三千左右,现在承包了八亩农田,全部种上了早竹,月收入万余元。他是如何从早竹园里创造出大量的财富,扮亮自己的生活的呢?
参加培训 职业转变
章田水原在杭州市力源塑业有限公司工作,月收入三千左右,要养活一家老小,生活较紧张,一年下来,毫无结余。他一直在寻找一条致富的道路,也曾种过竹子,但由于毫无经验,惨淡收场。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瓶窑成校在举办竹笋培训班,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报名参加了。
在培训班,章田水听取了余杭区林业站高级工程师刘军作的“早竹栽培实用技术”讲座,仔细观看各类竹子的实物样品,了解了竹龄识别法、竹林的营造、周年管理要点、低产林改造、丰产培育技术、大小年竹林改制措施、竹林病虫害防治等各类竹林的培育方式,一下子打开了眼界,觉得眼前豁然开朗,回到西安寺村后,开始承包农田,种植早竹,走上了新型职业农民之路。
科技培育 积累经验
章田水刚种植早竹时,由于经验不足,亩产量始终不高,前期出笋不理想,经济效益不佳。于是他先后参加了瓶窑成校举办的早竹笋标准化系列之配方施肥技术培训、早竹笋覆盖出笋技术培训、竹笋产业培训等系列培训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在为期十五天的区新型职业农民(竹笋业)培训中,他聆听了多位大学教授、林业部门专家和本地竹笋“土专家”的授课,学习了竹笋栽培和营销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了竹笋栽培技能的实践操作,去太湖源镇参观了园区面积达三万一千亩的“浙江省雷竹现代示范园区”, 听取了竹笋大户邵关夫经营竹林25年的经验。邵关夫采用砻糠覆盖增温的“春笋冬出”的技术使竹林连续13年而不衰败,这些宝贵的经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回到家乡后,他对早竹进行了科技培育,把培训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早竹的种植中,通过对早竹进行科学施肥,合理种养,正确覆盖,并进行病虫害防治,早竹长势颇好,早竹笋获得了大丰收,章田水种植的竹笋比瓶窑普通竹笋提前三四个月上市,竹笋质量和产量也大大地提高,亩产量近1500公斤,市场收购价每公斤28元-36元。章田水尝到了科技培育的甜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信心更足了!
以笋致富 扮亮生活
章田水现在的种植技术是越来越娴熟,采用宽行密株砻糠覆盖做法,使早竹“春笋冬出”,大大降低覆盖所需的人工和成本,出产的“黄泥拱”,不仅嫩白,味鲜,还有一丝甜味,更是绿色食品,瓶窑、临平、杭州的经销商都到他那儿去进货,供不应求。
现在章田水为了提高竹笋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更把竹笋制作成笋干,销往全国各地,每亩最高收入能达到6万元,平均可达到3万元左右,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佼佼者,早竹园被授予“杭州市竹笋示范基地”、“余杭区早竹栽培实践基地”。
回顾创业之路,章田水深深体会到:依靠科技致富绝对是条真理!科学技术给章田水带来的致富路,使他的早竹园年年丰收,胖胖的竹笋带来了每月万余元的收入,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愈来愈有滋味,愈来愈幸福了!(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