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记者 袁艺轩
住在三塘苑社区的居民都知道,菊园有一个走到哪里讲到哪里的老干部讲师团,这个老干部讲师团由革命老干部冯国仁、吴均斗和李幕曾三位平均年龄有87岁高龄的革命老干部组成。讲师团的负责人冯老,曾参加过辽沈战役、塔山阻击战、平津战役、康庄追击战等大战,是一位开国将士。1990年他放弃了当高薪顾问的机会,毫不犹豫地留下与群众同甘共苦,创办杭州市第一所市民学校和少年军校,自印宣传资料,共培训了1800多名学生,义务为青少年宣讲了338场次。1997年他还被评为学习雷锋积极分子。
离休后冯老本应安享晚年,但他却时时关心着社会及下一代的成长,早在1990年,冯国仁在杭州台公堂居民区看到学生下课后经常干些危险的淘气事儿,比如乱穿马路、喝酒、扔酒瓶、烧树叶等,就想了个办法——暑假期间利用居民区的闲置房办起了免费辅导班,对孩子们进行学习辅导和行为习惯管教。随后,冯国仁又担任了浙江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浙西宣讲团副团长一职,还担任了杭州市长桥小学少年新四军学校的校长。
自从和同住三塘菊园的吴均斗和李幕曾成立了社区老干部讲师团后,冯老和他的队员们宣讲前,都做足了“功课”,查资料、背讲稿、实地调研,因材施教。为了让宣讲效果更好,老同志们还探索出了多种形式,如讲课、座谈、对话、唱红歌等,深得大家喜爱。
充分发挥老干部政治优势,积极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
在各种重大纪念活动中,老干部讲师团常常开展宣讲活动。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新中国成立纪念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日等。在这些活动中,老干部讲师团共宣讲1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 500余人次。在清明节、“五四”、“七一”、“八一”等重要节日,开展弘扬民族精神、发扬革命优良传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等教育活动。近几年来,在烈士陵园、名人故居、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组织老干部讲师团,宣讲达20多场,受教育青少年达600多人。老干部讲师团宣讲的场地不限于社区、小学、中学、还有大学(如长桥小学、浙江大学)、企业等。每次宣讲老干部讲师团的成员都认真对待,提前到场,不用公车接送,不管严寒酷暑,风雨无阻,有求必应。不要名利报酬,不论人多人少,都以无私奉献的精神、谦虚平易的态度作好宣讲。
充分发挥老干部讲师团经验优势,为社区提供决策服务。
老干部讲师团队伍中的老领导由于长期在领导岗位工作,积累了很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三塘苑社区对此十分重视,努力为他们搭建各种渠道和平台,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和顾问的作用。对小区道路要实行微循环的方案,老干部们不仅提出了问题,而且研究了对策,落实了防范措施,较好地起到了领导参谋和顾问的作用。老干部讲师团,总是认真向居民宣传各种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理论,利用各种途径深入社区,了解民情,倾听民意,积极协助社区领导统一思想、理顺情绪,为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得到了社区领导和居民的好评。
充分发挥老干部讲师团亲情优势,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老干部讲师团每年都会对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法制讲座。这些活动形式多样,方法新颖,均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近五年来共宣讲20余场次,受教育青少年达800余人次。老干部讲师团还创建了一个“心情驿站”,经常组织老年朋友与小朋友一起共同开展“如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主题会,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社区青少年树立牢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感情。同时,积极做好失足青少年的帮教工作,做到预防在先,严控重新犯罪。与浙江大学的“相约星期五”活动,已经开展了10多年,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教育部的肯定。他们平均每学期“约会”4次,讨论不同主题,从而解惑、增知。
老干部讲师团宣讲形式多样化,对象不拘一格。
老干部讲师团的老同志都年事已高,讲师团的工作已成为他们最重要的事业,不管是生活、经济还是身体上的各种困难,都无法阻止他们的步伐。党的十八大闭幕后的一天,冯国仁正在理发,随口问理发师怎么理解十八大精神。小伙子一脸纳闷:“十八大精神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啊?”“十八大精神关系民生,其实就在你身边啊!”冯老当场就给理发师们介绍起了十八大精神。老同志处处以身作则,抓住一切可以宣讲的契机,将宣讲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他们多年来先后为不同的社会团体进行过宣讲,有学生、教师、家长、下岗职工、村民、武警干事、机关工作人员等,将“铁军”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老干部讲师的成员们始终以“雷锋”为榜样,不顾年老体弱,不管风霜雨雪还是严寒酷暑,奔波于各少年军校,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践行了“做一个好人,做一个有用的人”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