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为 乐在其中
时间:2015-11-12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记杭州市余杭区瓶窑“夕阳红”学习共同体活动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改善,特别是人口生育水平的迅速下降,使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为了使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1万3千多60周岁老人享受幸福晚年,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获得双赢,余杭区瓶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瓶窑成校”)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设备和当地教育资源,组建了“瓶窑‘夕阳红’学习共同体”。

瓶窑“夕阳红”学习共同体的宗旨

瓶窑“夕阳红”学习共同体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终身学习,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学习科学知识与技能,学习文明礼仪知识,学习家庭教育理念,学习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知识等等,享受幸福老年生活,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为构建和谐社会传递正能量。

瓶窑“夕阳红”学习共同体的组织

瓶窑“夕阳红”学习共同体建立了长期发展规划,有详细的年度学习教育培训计划,活动经费列入当年退教协会活动费和社区教育经费,经费有保障。学习共同体成员自愿报名参加,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和目标走到一起来的。成员有二部分人组成,一是由瓶窑片495名退休教师组成的核心成员,分成17个学习小组;二是由瓶窑各个社区的1000多名老年居民组成的非核心成员,参与各小组的活动。

学习共同体在瓶窑成校设立办公室,由瓶窑成校吴宁建校长担任办公室主任,余杭区退教协会理事俞铁城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学习共同体办公室每月召开一次学习小组长会议,交流各个小组学习活动情况,协调开展各项活动。

瓶窑“夕阳红”学习共同体的活动

瓶窑“夕阳红”学习共同体依托瓶窑成校的学习资源、学习场所和专家师资及志愿者团队,积极开展各类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建立三年多来,先后组织各类培训活动180多次,开展各项兴趣活动800多次,参加各项表演比赛100多次,极大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学。

学习共同体成员自愿报名成立了“电脑”、“摄影”、“绘画”、“葫芦丝”、“花卉”、“舞蹈”等兴趣小组,每周都开展活动,形式多样,有专家培训指导,有研讨交流切磋,有参观学习实践。成员之间互教互学,共同提高,乐在其中。

图为:学习共同体成员在开展文艺活动。*#*

学习电脑增进彼此感情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不仅是年轻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也加入了学习电脑的行列。瓶窑成校每年都举办六、七期计算机应用培训班,培训班里有许多“夕阳红”学习共同体的成员。

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参加培训结业后,成立了“电脑学习兴趣小组”,每个星期开展2次活动,交流探讨电脑的应用,大家建立了QQ群、微信群,玩起了QQ和微信。随时随刻交流家里的好事、喜事,交流教育孙辈的体会经验,为建立和谐家庭作出了贡献。

学习绘画抒发快乐人生

学习共同体的书画小组聘请了余杭区美术家协会的吴兴国担任指导教师。吴兴国是国画大师,在专家的指导下,老人们的绘画技能提高很快。许多人从初学入门,到崭露头角,抒发快乐人生。不少老人的作品还参加了余杭区有关部门组织的书画作品比赛,有的还获了奖。

学习摄影留住美好瞬间

现在的老年人生活越来越幸福,外出观光旅游也越来越多,拍照留影成为一项常用的技术。许多老人想学习摄影技术,留住美好的瞬间。

瓶窑“夕阳红”学习共同体成立了“摄影兴趣小组”,有这方面爱好的老人自愿组合在一起,进行相互学习交流,组织外出采风。采风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安排在瓶窑当地的窑山、苕溪、南山摩崖造像、美丽乡村奇鹤村等。

学习舞蹈舞出幸福生活

学习共同体的舞蹈小组采用“同伴互学”的形式,学习舞蹈。既健身又开心,舞出了老人的晚年幸福生活。她们表演的节目参加了各个部门组织的文艺活动,丰富了社区的文化生活,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

学习养花营造舒适环境

学习共同体的“花卉小组”成员都爱好种草养花,“花卉小组”组长、瓶窑中学的退休教师郑亦灿喜欢种兰花,在他家里,一年四季均有兰花可观赏。农历正月开花的报岁兰(墨兰),二、三月间开花的春兰,仲春之际开花的蕙兰,六、七月间开花的夏兰,八、九月间开花的秋兰,十一、十二月间开花的寒兰,等三百多盆。又如春兰传统名品有宋梅、大富贵、集园、汪字、龙字、万字、瑞梅、條云、贺神梅、桂园梅、虎蕊蝶、大元宝、佘蝴蝶、花蝴蝶、新昌牡丹、九仙牡丹等三十多个传统名品。蕙兰也有程梅、荡字、元字、大一品、老权品、郑孝荷、适园、老上海、端梅、南阳梅、关顶、刘梅等传统名品不少于二十多种。

“花卉小组”成员经常交流种植花草的经验,学习养花。大家在实地参观学习交流,郑亦灿老师还先后整理出《兰花生长条件》《兰花浇水的要点》《兰花施肥要点》《兰花主要病虫害及防治》《冬季如何养护兰花》等十多篇文章,在花友中交流。养花不仅自得其乐,还营造了舒适的环境,提高了生活的品位。

瓶窑“夕阳红”学习共同体,坚持每周都开展活动,形式多样,成员之间互教互学,形成了学习共同体的特色,如今成员已超过了瓶窑镇老龄人口的十分之一,在瓶窑镇的老年人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当地人民群众最受欢迎的学习组织。

该学习共同体充满豪情壮志,老当益壮,积极开展各项学习活动,传递了社会正能量,不仅实现了“老有所为”,而且“乐在其中”,使老年人精神生活更丰富,身体更健康,家庭更幸福,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构建学习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