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创业二次失败
钭祖军,浙江缙云大源越陈村人,1994年毕业于缙云职业中专,7月参加高考,不幸落第。摆在面前有两条路,继续复习,第二年再考;就业。他想到家庭状况,毅然选择了后者。
1994年8月,在学校招生就业处的安排下到台州电子厂打工。由于他肯吃苦,为人诚恳、加上在学校学习期间打下的良好专业基础,进厂第二个月就当了车间主管。但是,钭祖军天生就有一颗不安分的心。
1995年8月,他怀揣着一年打工积累的2000元工资,到无锡做起了服装批发生意。可是,命运似乎要考验一下他,到1996年5月,生意亏本,不仅将他一年的积蓄都赔了进去,还留给了他近二万元债务,那可是当时一般工人10年的收入啊!
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他东奔西跑又向亲戚借了2000元后改行开烤鸭店,开始人生的第二次创业。一直到1997年2月才算挣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两年不到的时间,他赚了近4万,把所有的债务全部还清了,还存了二万多。按理说,他该安定了。
可第二年的春天,他听人说办厂挣钱更快。于是在1997年3月改行与人合伙办厂,一年后合伙生意严重亏损,一直到1998年3月散伙。这次失败不仅使自己所得到的资金全部赔光,又倒欠了五万元的债务。
1998年5月,他拿着3000元到义乌租了一个摊位开始了第三次创业。2001年注册了“味家”商标,开始做自己品牌的产品(贴牌生产)。2003年开始兼并生产工厂,2005年正式成立“义乌味家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公司下属三个生产基地:福建建阳味家竹木有限公司、金华市味家日用品厂、庆元县味家竹制品厂。
人有我特
尽管从事的竹木制品加工是传统行业,但是钭祖军却在经营上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众所周知,筷子是再也普通不过的产品了,但是在钭祖军的眼中,筷子不仅是简单的餐具,更是艺术品,还是生活品质的一种标志。“精致生活,从味家开始”这句广告语,正是他与公司发展的态度与主张。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研发出了各种美轮美奂的筷子,仅工艺筷一项,就有雕刻、麻花、琥珀、手绘、烙印、套花、热转印等几十种,不仅填充了市场空白,提升了大众消费档次,同时也赢得了商机。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推出“邵武竹宝”后,当地的民众还将它作为地方特色的馈赠佳品,就如杭州人喜欢将龙井茶、丝绸、藕粉作为特色产品赠人,难能可贵。
目前,由钭祖军创办的“味家”品牌已经成为福建知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的申报工作也正在积极筹备中。为了让管理更上一个台阶,公司狠抓质量和管理,并成为行业内第一批通过ISO9001标准质量管理体系的公司,实现了竹制品由粗加工到精加工的转变,成为行业的领航人和舵手。
在品牌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味家”不仅将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走进了易初莲花、大润发等大型超市,还为“娃哈哈”、“百事可乐”等饮料巨头量身定做促销品,成为他们的合作伙伴。同时,通过义乌这个“小商品海洋”的平台,在国际商贸城设立展示中心,将公司的筷子、牙签、砧板等产品被源源不断的出口至美国、澳大利亚、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印度、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
而这一切,钭祖军只用了6年时间。虽然中间也历经曲折,但在经受市场洗礼后,他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的茁壮成长,为同行称道不已。
应该说,钭祖军的成功,与抓住机遇密不可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餐桌文化,“绿色食品、健康生活”等理念越来越被大众接受,而作为“绿色食品”的“输送工具”——筷子,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美观度、精致度、清洁度等也就成了衡量标准,钭祖军正是看准了这一发展机遇,紧跟时代发展的节拍,将“味家”推向市场的同时,成为了中国绿色餐桌用品的专业制造商。
钭祖军,这位从浙江的一个小山城走出来的年轻人,聪明、精干、执着、勇敢和创新,和众多走向世界的浙商一样,用自己独特而精准的市场眼光,在改变自己的同时,也影响着众多人的生活方式。
钭祖军,将以打造全球绿色餐橱用品为梦想,致力于专业制造绿色餐桌用品,为国人乃至全球提供“绿色、环保、节能”的餐橱用品。
永不安分的心,也成就了钭祖军。在他“人无我有,人优我特,以质量求生存,以服务促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公司业务蒸蒸日上,2005年销售额超过2500万元,2006年将完成3000万元产值,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省、欧盟、北美等国家和地区,“味家”在台湾筷子行业占到40%的份额。2009年味家公司经营的餐橱用品量年销售额达到8000万以上。
钭祖军在做好企业的同时还不忘社会公益事业与责任,分别担任缙云政协委员、福建邵武市林产业协会副会长、义乌竹木协会副会长、义乌缙云商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缙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