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蓉泉:建好职教城需要治理机制创新
时间:2016-04-11 来源:中国青年报

对于各地喷涌而出的职教城,长期担任杭州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的专家、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安蓉泉一直在关注这个现象。

特别是自去年年底开始,被多次邀请后,安蓉泉出任了杭州大江东职教园区总顾问,领衔了这个职教园区的调研、设计和推进,杭州大江东职教园区总规划4.6平方公里,坐落于总面积有427平方公里的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

为了做出杭州大江东职教园区的科学规划,安蓉泉教授走访了国内七八家知名的职教城。为此,中青在线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中国职教城建设相当一部分不成功

中国青年报记者(下简称记者):近年来,国内有较多省市上马了职教城或职教园区,好像形成一种热潮、一种风气,您是否认同这一观点?您所掌握的情况是怎样的?

安蓉泉:目前,还谈不上是“热潮”。据我所知,包括一些大中城市,有二三十个地方在做职教城或职教园区。相对于我国的职业教育需求而言,这个数量谈不上过剩。

记者:因此,您支持继续建设更多职教城?

安蓉泉:建与不建相比,建更有利于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问题在于,现在不是“量”多不多、要不要建的问题,而是建成后的“质”怎么样,人们有没有关注提高职教城建设质量的问题。

记者:从您走访的职教城来看,他们一般怎么向您介绍,您看到了什么?

安蓉泉:我在走访职教城时发现一个现象:政府部门在“场面上”说了很多建职教城的好处,但私底下,政府官员抱怨:花了这么多钱,硬件投入不错,但学校专业对产业的推动不明显;企业抱怨:到社会上“招工难”,建那么多学校学生又“不好用”;学校也抱怨:政府铺好路、建好房就“走人”了,职业院校最需要解决的产教融合问题,职教园区管委会“不愿管”,教育行政部门“管不了”,校企合作还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职教城出现“三方埋怨”现象的症结,大而言之,因为中国职业教育的法律、政策和文化背景先天不足;直接原因,是很多职教城的顶层设计者对上述问题还没“感觉”,更别说“破题”了。

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大学教育,需要以市场信号、真实生产、师傅帮带和新设备为依托,因此校企紧密型的合作关系是关键。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的职教城建设相当一部分不成功,互相埋怨是表象,治理机制没创新是原因,产教融合没解决是结果。

要保证政校企三方“坐在一起”认真协商

记者:您认为,建设职教城要注意什么问题?

安蓉泉:我们在调研和吸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共同治理、龙头引领、先行整合、突出主体、“产城人融合”、先行先试六个原则。

记者:能不能解释一下,怎么理解这些原则?

安蓉泉:比如说“共同治理”,由社会分工导致,政府部门资源多但职教规律未必懂,职业院校熟悉教育但眼界过于微观,企业有市场优势但趋利性强。如果各管各的,必然出现缺陷放大、“互相埋怨”、建成后达不到预期目标的缺憾。如果发挥政府公信力、企业市场力和学校办学力三方优势,组成“共同治理”团队推动职教城的建设和运行,就有可能保证前期顶层设计与后期运转质量的协调。

记者:从中国的经验看,“老大难老大难,老大来了就不难”,管理(治理)体制确实是个大问题。您能不能分析一下,为什么三方合作才能在职教城中起到良好的“共同治理”作用?

安蓉泉:现在企业参与职教的积极性普遍还不高。围绕解决园区“产教融合”的核心问题,土地、税收和其他扶持政策的创新,园区项目的共享等,都有待政府担当;园区内需要哪些专业、怎样通过课程设计实现专业和岗位对接,企业最有发言权;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搞好后勤保障,学校应该最有经验。

当然,所有的大问题都要在共同讨论中形成。怎么保证三方能“坐在一起”认真协商。

职教城要遵循“产城人融合”原则

记者:众多职业院校集中于职教城,而当地的招生、就业资源又是相对恒定的,如何规避在生源、就业方面的恶性竞争?

安蓉泉:职教城的最佳模式,是根据产业与专业对接的原则,把现有职业院校适应产业需求的相关专业“混合所有”地迁至职教城,而不是在职教城大量新建职业院校,也不是把一些现成的职业院校成建制地“挪窝”集中到职教城。那样名义上的“城”是有了,但劳民伤财,起不到通过职教城促进产教融合的目的,还可能导致生源上的恶性竞争。

记者:很多在建或规划中的职教城,在空间上相对独立于城市之外,您是否认同这种安排?如果存在这种现象,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安蓉泉:这里是两个问题。一些职教城复制大学城“成建制”搬迁的模式,没法使既定专业和产业对接,不足为训。但职教城如果建立在产业集聚区内,是推动产教融合的便利条件之一,不能轻易否定。只是,和以往大学城同样面对的挑战在于,职教城即使解决好了“产教融合”问题,还有一个“产城融合”问题,学生接触社区和社会很困难,这需要按照我前面说的“产城人融合”原则,推动城市功能的健全。(田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