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强化内涵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6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我国将建立中职学校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国家中职示范(重点)学校自2016年起,其他中职学校自2017年起,每年发布质量年度报告。
开展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工作,对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制度、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加强教育教学诊断与改进、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作用。同时,质量报告也向社会宣传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展示了学校的风采风貌和办学特色,对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加强学校管理和育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省中职学校首份质量报告出炉
近日,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发布质量工作报告——《遇见最好的自己》。报告从学校概况、学校品质、学校数据三个维度,对财经职校的办学软硬条件、过程质量、方向目标等方面进行客观分析、总结,成为社会了解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发展的一个重要窗口。并于2016年5月12日在校内召开新闻发布会,借职业教育宣传周之东风,更好的宣传了学校近年来的办学成果,让广大百姓更好地了解职业教育。
学校概况:
校名变更 校址变更 专业变更
环境变好 师资变强 理念变新
报告显示,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原杭州市江滨职业学校)是杭州市的一所老牌职业学校,学校建校于1956年7月,原名杭州市第七初级中学,1958年更名杭州市江滨中学,1984年开始创办职业教育。
报告阐明了学校发展的理念与思路,围绕“求真、求知、求实、求新”的历史校训,薪火相传,开拓创新,打造“学在财校、活力财校、和谐财校、幸福财校”四张金名片,通过“十二个校园”建设,实现学生的就业梦、创业梦、升学梦和留学梦。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动力,优秀教师更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报告突出显示: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高级教师有5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一半以上(达50.44%)。学校教师的学历逐年提升,研究生比例达15%。教师中有多人任市中职大组组长,更有近10%的教师任中职大组成员。
报告同时显示,学校占地面积、教学设施设备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智慧教育、现代课堂、理实一体名词成为学校的常用语。学校“3+2”和“五年一贯制”教育班含金量高,合作班级数逐年递增。
学校品质:
跨界融合力 内涵发展力 文化软实力 国际竞争力
报告显示,这些年,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取得了近44项国家、省市等各级荣誉,学校的教育品质得以彰显。
集团化办学是当今趋势。为了共享教育资源,实现集群化、融合化办学,早在2008年,学校便牵头成立了全省首家“职教联盟”。2010年4月,学校牵头成立“杭州江滨职校职教集团”(现为“杭州财经职校教育集团”)。教育集团吸引了一大批行业协会、职教机构、职业院校、企事业等单位加入,在此基础上,学校先后主导并筹建了杭州市中等职业教育金融、动漫、物流、会计四个专业指导委员会。
学校在高职考、教育科研、教学比武、课程改革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在省市综合考核中名列前茅。
创新办学模式,打造中职教育国际化。近年来,学校的外事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国际竞争力得以加强。学校开办了“中韩动漫班”、“中英财经班”、“中新英‘2+2+2’班”。学校教育国际化走在杭州市乃至全省中小学的前列,且多次在杭州市教育局直属学校年度外事工作考核中获得第一名。2015年学校被评为浙江省“千校结好”特色学校、杭州市教育国际化示范校创建学校。
学校数据:
职教是主方位 发展是主旋律 增长是主基调
2002年,学校优化办学方向,停止初中办学,专心举办职教。随后,学校调整专业结构,2003年,学校创办物流专业。2007年,学校停办点心专业,并创办动漫专业。自此,创办一所现代化、标准化、示范性、对外开放的职业学校,成为学校的首任务、主方位。
经过两个“3年发展规划”,学校在方方面面取得了显著突破。报告通过详实的数据,比对分析了2010年和2016年学校在师资发展、人才培养、校舍情况、实训设施、图书资料、教育国际等方面的情况。杭州市财经职业学校在职业教育上取得的成绩,是杭州市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范例与缩影,也是浙江省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写照与明证。
“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在新理念下出台的浙江省首份中等职业学校的质量工作报告,标志着中等职业学校质量体系新框架的诞生,也宣告了评价一所中等职业学校质量“不知所云”历史的结束。
杭州职教教研室张金英主任也亲临现场,接受了记者们关于中高职衔接、中职生就业、升学等相关问题的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