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三职教师用10万字编织出“智慧社区”
时间:2013-11-13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萧山第三职高计算机老师李四明今年很低调地拿了一个并不“低调”的奖项,他的“智慧社区”获得“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用他的话说:在这样的社区里,老人可以随时随地紧急呼救,办证件不用跑几个部门,买衣服不用逛商场,停车不会找不到车位……这个项目已在萧山区北干一苑试点,它的触角正在向全区乃至全市蔓延。
     “智慧社区”是将物联网技术广泛应用于一个小区、一片社区甚至是一座城市。李四明解释,它是以地理信息精确定位为基础,让我们的生活变得异常便捷。具体包括:紧急呼叫、智慧政务、城市电子商务平台、楼宇经济网、停车诱导、智能家居等。
      李四明说,“智慧社区”中这么多项目,已有不少得以实现。北干一苑的李小姐,想要办理一份会计申请,直接从网站上了解流程,下载所需表格即可;王女士点开北干一苑网站的“网格化管理”栏目,想从上面找附近的快餐店,从1:500的仿三维地图上,很快就搜到了附近顺旺基的地址和电话。
      北干一苑部分老人已有紧急呼叫腕表。据了解,在杭州城区也有3个社区即将推行,专门针对60岁以上老人;城市电子商务平台也已吸引了很多商家加入;楼宇经济网在9月底刚刚试用,政府部门可以了解一栋楼中各商家的经营状况,以此决定政策走向。
      李四明说,技术层面的问题解决,系统也已出台,但推行需要运作,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很多。比如,智慧政务要打通各个政府部门之间的联系,网上审核才能得到相互认可。
      虽然现在仍是试点,也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但李四明对于这个获奖项目的前景还是看好的。据他介绍,不仅仅北干一苑,整个北干社区,甚至全区都有项目涉及,比如紧急呼叫系统,明年全区很多社区有望上线,又如楼宇经济网,已有好几栋大型的写字楼正在推行。
      “智慧社区”并非李四明突发奇想,自1997年从事教师工作以来,他一直想把自己软件开发的专业和实务联系起来,也一直遵循学校“产学结合”的理念。2012年,“数字中国”的概念唱响,让李四明有了更进一步思路。而近年来“智慧城市”的概念频频被提起,李四明觉得凭借已有的技术,可以为此做点什么。
     “因为以前帮助有关部门建立药品监管系统,萧山区域数字化服务系统,于是有了紧急呼叫系统的想法。”李四明还接触了不少企业家、政府人员,他们的一些想法让他很触动:“有时候一栋楼全都租出去了,一年到头冷冷清清,不知道里面到底有哪些企业,每天在做什么,产生多少经济效益。”于是楼宇经济网就应运而生。
      李四明花了一年时间,用了10万字,将“智慧社区”的项目提交上去,终获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