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金华实验中学教育一线的18位班主任, 在“在这里遇见最美的你”班主任论坛上,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讲述了18个真实感人的教育故事。他们讲述的故事也许没有高端深奥的理论,也许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甚至连曲折的情节都没有;但在这些故事中蕴含着耐人寻味的教育智慧、甘为春泥的涓涓爱心,展现了言传身教的独特魅力。这些故事不仅仅是教师之间互相学习传授的教育经验,更是班主任在岗位上苦苦坚守的精神寄托。
耐心静候美丽绽放
柴允坚老师:遇到了一个几乎不与家长交流的学生,内向、自闭、沉默,稍有不如意,就会发火甚至发狂。他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三年下来,为这孩子付出了太多心血,但是当他爸爸打电话很开心地告诉我,这孩子主动打电话祝贺老爸生日快乐时,觉得这一切都值了。”
陈立新老师:从学生爱好入手,三年如一日耐心地引导一名个性散漫又倔强的学生。“学生有被认容纳和被肯定的需求”,“通过打篮球这一爱好,与之成友,与之成兄弟,静静等待他的变化和成长。”
罗展新老师:“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陪伴者,既要有语文的情怀,又要有数学的精准,还要有物理的办法,最终达到化学的效果。”
智慧化解矛盾冲突
赵设亮老师:两学生因为误会发生口角,一激动甚至动了拳脚。事态平息后,与当事双方共进午餐时,老师有意识的让双方为对方点菜并付钱,矛盾就让赵设亮巧妙化解了。“一个不起眼的时机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无定法,要因人、因时而异,教育要抓准有力契机,从而提高教育的时效与实效。”
胡海慧老师:面对“我有一个家,在我最冷的时候,却不想回到家”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办?学生面对面交谈,深入关心,细心观察,但这些都不够,关键是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直接折射出孩子的在校表现,班主任应多关注那些在班级表现不甚理想的同学,积极与孩子的父母联系交流,找出原因,及早多挣下药。”“或许有我的一份力量在,或许是孩子自己过了叛逆期。”
裴吉泉老师:“每一次谈话都非常爽快地答应老师,并保证一定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但效果不佳,学生依然我行我素。”裴吉泉以“不是寻找适合教育的学生,而是探索适合学生的教育。”为理念,用他的智慧与耐心找到了对“常规教育武器”无效学生的好办法。
金飞艳老师:学生处理同学间的矛盾都比较简单和粗暴,要帮助他们找到合理的方法,找到合理宣泄自己不满情绪的方式,理智控制自己的行为,不能自己解决的问题找老师解决。“老师去解决学生问题的时候,也不能简单粗暴地处理,要分析学生发生问题的根源,特别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学生的行为,然后在进行引导和教育。”
深层思考助力成长
章利华老师:从心理学角度反思了对一起同学间冲突事件的处理,“对动手打同学事件“忍”处理,停留在了第一层次(压抑和抑制);”“对晨跑事件的没有“忍”,其实是对动手事件情绪的发泄(没有进行认知转化);”“对突发性事件的后期,没有进行全面、有效,及时的跟踪。”
王佩玲老师:班里学生钱不见了,她当时真的有些不知所措。“老师无法,也无权质问学生你是不是拿了同学的东西。”排查认定某学生有这个嫌疑后,却又很无奈。“拿了小雅钱包的同学已经将钱偷偷地给我了,让我转交给小雅,并向小雅道歉,说她只是一时冲动,不是有心的。”王佩玲撒了个谎,既想保护同学,又想保护当事双方。但这件事最终也未能得到圆满解决,她陷入了反思:我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呢?
金海明老师:有代沟,有隔阂,难道都是学生的问题吗?“现在我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并不是因为我的年纪大了,也不是因为有了自己的家庭了。而是因为我的心没有和学生的心在一起,我总是抱怨学生,那没有用。当老师,特别是当班主任,就是要回归初心,让我的心和学生的心贴得更近一些。走下讲台,放下架子,与学生一起学,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哭。”
程雄伟老师:“班级管理如酒席烹制。”“这些学生刚刚开始到校我们是必须先要照顾好的,一眼看去有羞涩感,什么事情就叫家人和老师沟通的。“豆制品类”学生的轻拿轻放、小心保管;“质地较老”类的精细加工、精心烹制;“青菜萝卜型”的适时加工、防止变质;“乳类、蛋类”的做好保鲜,细心烹制。以专业喻学生的因人而异的育人,体现了用心的良苦。
活动育人润物无声
胡媛老师:“班级凝聚力提升最好的办法就是给学生开展充分的活动,通过一次次的活动和任务,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完成任务,更从中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组织好一次活动,远胜于几次苦口婆心的说教。”
钱丽娟老师:“一场球赛,仿佛就是人的一生,无论结果怎样,重要的是品味过程的酸甜苦辣。班级活动育人,就像春雨润物,滋润着干旱田地,教育无痕。”
陈奕老师:一个“全家桶”竟然给班级在运动会中带来了如此大的动力,奥秘究竟在哪?“老师!这回我们自己把面子挣回来了!老师,您知道吗?我们在拔河的时候不是喊加油,而是全部喊“陈奕,陈奕,陈奕呢!结果一下子就把别的班级拉过来了!”我说“你们其实是想喊全家桶,全家桶吧!”“哪有,我们当时就真的喊你的名字,想让您给我们力量!全家桶早忘了!”听到这些话,我心里也是无比的欣慰和高兴,这时候我心中充满了幸福感!
抓住契机巧妙引导
沈俊文老师:从一道数学题入手,引导学生去思考知道题目的答案和掌握解题的思路谁更重要,从而去帮助学生建立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鱼和渔获取哪个。观察仔细,善于总结和发现。“设疑”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要有独立解决问题的勇气。自学,你能行。从简单的问题下手,我们可以解决复杂的问题。”
王晖老师:当发现邪教人员通过QQ加好友迷惑学生,编造社会问题攻击政府,甚至欺骗学生加入邪教组织时,他是如何处理的呢?“及时介入,正面引导,家校共管,汇报事件,严防蔓延。”
周甜老师:“我是第一次以班主任身份迎接新生来校报到,我激动、期待又有些忐忑。”“为了新生的报到工作,我提前一周就做了各种准备,但还是担心考虑不周。”“开学初的几天,我静心聆听学生的诉求,在忙碌中一次又一次主动接近学生,把握好每个细节。”
刘景艳老师:通过“1+1”微课堂,利用自身过硬的专业素质,引领本班学生学习旅游专业知识,不仅达到了“以技服人”的目的,让学生见识到了班主任独特的个人魅力,更是让学生从心底热爱本专业,从“要我学专业”自觉转变到“我要学专业”。学习兴趣的增强自然就带动了班级凝聚力的提升。
结束语: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18位班主任通过真实、鲜活的典型例子,展示自己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对学生的热爱,幸福地体验着与学生在一起所获得的快乐。一个优秀的班主任是在不断学习与探讨、总结与反思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举办金华实验中学班主任叙事论坛,就是为每个班主任的成长搭建了一个展示与交流、学习与探讨、总结与思考的平台,使每位班主任都有所说、有所学、有所思、有所得,达到互相促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吕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