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义职校婺州窑工作室里,徐君琳老师边上围着一群学生,专注地看着他将一团瓷土放在了拉坯机上,用脚轻踩了两下,转盘随着他的调节在旋转,拉胚、修胚,一团泥土在他的手中生长、变化、成型,如同魔术一般。
武义职校今年新开设了婺州窑选修课,旨在保护和弘扬这一珍贵历史文化遗产,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激起学生们的“匠心”,树立爱钻研、能动手、肯思考的工匠精神,这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为此,该校专门腾出一个实训工场当创作空间,购买了拉坯机、气窑、操作台等设备,聘请武义“九里烧”黑陶品牌创始人徐君琳来校指导,吸引了100多名学生前来报名学习。
婺州窑文化博大精深,制作流程主要包括原料配制、拉胚修胚、装饰刻画和施釉烧制等多个环节。在平日的教学当中,教师除了教学示范外,基本都是让学生根据婺州窑器物的特点进行制作,通过动手制作逐步了解婺州窑的造型特点。拉胚并不简单,学生要有形体概念上的认知,水的把握、手法的掌控等都是要注意的。徐君琳说,婺州窑涉及的细节点很多,他会将他所知的毫无保留地教授给学生,包括对婺州窑的鉴赏能力。
一个学期下来,该校婺州窑工作室的展示架上摆满了学生制好的生胚,各种杯、碗、人像、装饰品等器具,形态各异,每一个都是学生对婺州窑的独特领悟,不久之后将放入气窑加工,烧制为成品。校方表示,武义是历史上婺州窑的主产地,学校开设婺州窑选修课,既可以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又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延续民族文化基因,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今后将继续投入软件配置,让这个地方性课程开设得更为精彩。(张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