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宁波市机械专业综合教研活动顺利举行
日前,宁波市各机械(轨道交通)专业理事会成员及各校技能高考、技能比赛的老师一行60多人,在顾淑群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开展智能制造、课题研讨、技能送教、备战大赛、教研部署等一系列专业综合教研活动。
智能制造
宁波是全国首批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作为培养宁波机械制造技术型人才的宁波中职教育,宁波市机械教研员顾淑群表态:“我们一定要敢于担当!”对此,顾淑群提出,机械专业要把智能制造引入中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新领域,如焊接机器人、模具智能制造等先进制造元素的渗透;积极探索,接轨中国制造2025,有条件的学校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方面尝试开设新专业,如目前有关学校已开设的专业: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三维设计与3D打印技术。这是积极、良好的开端;教学研究会在智能制造领域,创新专业发展思路,加强企业一线调研,了解企业在智能制造方面的人才需求方向,开拓创新,拓展专业发展对接智能制造新内涵,也希望有关部门加强专业建设投入,尽快实现市中职智能制造人才培养新跨越!
课题研讨
智能制造有了好思路、好政策,当然还需有相应人才的培养。宁波职成教教研室重视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在2016年机械研究会就申报了“基于选择性课改的中职机械课程体系构建”课题并进行推进,本次活动再次将课题进行研讨、提升。
教研员顾淑群讲解了此方案的背景以及主要内容,各理事及参会人员发表建议,理事会会长应龙泉根据浙江省人才培养方案的精神,分析这份征求意见稿,在肯定的同时还重点对专业必修课、限定选修课等课程的设定提出见解。他认为专业师资结构和培养等方面应该跟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相关标准相匹配。宁波二技师的陈远峰老师提出,人才培养目标的描述应该突出工匠精神,并且专门针对模具制造专业部分提出了修改意见。鄞州职教中心的童燕波老师结合本校高职考特点,专门针对高职考方向的课程设置提出了参考方案。很多与会老师分别针对资格证书、课时设置、普测抽测、文字表述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技能送教
人才的培养需要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托,更需要课堂实实在在的教学。在本次活动上,来自余姚市职成教中心学校的涂永伟老师和孙彦辉老师给大家呈现了实实在在的技能课。
涂永伟开设的是钳工技能高考实训课《掌握高效的锯削技能》,他从学生实际出发,“三问三答”,节奏明快,向基础的锯削技能要速度、要质量,并邀请了前一届钳工技能高考中获得佳绩的同学现身说法,让学生从心底激发斗志。
孙彦辉开设的是数车技能高考实训课《多台阶轴尺寸精度的控制》。他从高考的评分标准出发,让学生通过测量自己先前加工的工件,了解自身相对高考存在的差距,借此提出“控制阶梯轴直径,抓住高考每一分”的要求。孙孙彦辉通过课件标明需要控制的外径表面,并让学生观看提前录制好的自己亲手示范操作视频,将最佳的加工方法呈现在学生面前。
评课环节,老师们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见解,而目的只有一个,就像余姚机械教研员朱丽芬老师说的那样:“分享好经验,大家共同进步!”
备战大赛
本学期工作的重头戏是备战国省赛,各国省赛集训学校赛项负责人和指导老师对于本校的国省赛第一阶段校训和第二阶段集训方案,一一在会上进行汇报。
顾淑群就市级层面集训进行部署,组建了数控综合加工、模具制造技术、焊接和机械装配技术四个赛项的市级集训团队,任各赛项有参赛经验的金牌教练为组长,对下阶段的集训工作进行了总体的安排,近期计划3月7日和17日对四个项目进行模拟赛,模拟大赛场景,努力提升选手参赛的综合实力。
教研部署
在本次教研活动上,顾淑群对于机械专业的普测和抽测成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肯定成绩,点出不足。他提出,抽测项目选择及检测标准制定与省面向人人和国赛有效对接,技能抽测必须面向人人,市技能大赛需设置面向人人赛项。
成绩属于过去,会上提出今后的工作方向要以赛事和检测为抓手,提升技能教学质量;推进课程改革,对接中国制造2025,把智能制造引入中职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新领域。
主要工作有四个方面。继续完善市中职机械专业技能教学和检测标准,力求标准与技能高考、大赛方向良好接轨;进一步开展技能送教活动,促进技能薄弱学校技能教学质量的提升。积极做好2017年全国、省技能大赛备赛工作;科学做好国赛、省赛的选拨工作,高效制定集训方案,力争取得好成绩。深化课程改革,加强精品课程建设;积极探索机械、轨道交通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进一步完善机械精品课程建设,开展机械慕课开发,确保高质高效。继续开展名优教师跨校结对帮扶指导,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对接中国制造2025,加强企业一线技术调研;提升专业教师现代制造技术,组织机械教师智能制造技术培训。
团结的力量是雄厚的,正是有了这么一群可爱的“机械人”,宁波的机械专业才有如此可喜的成绩!“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宁波职教机械团队必将上下齐心,继续保持合作进取的优良传统,打造宁波的智能制造,对接2025中国制造!(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