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底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积极申报并获批成为浙江省中职学校选择性课改35所试点学校之一。学校当年就以2014级中专班学生作为试点,以“选择性”教育思想作为课程改革的切入点,通过顶层设计及校本运行,示范引领。在2015学年正式全面铺开选择性课改工作,如今学校的选择性课改工作已经步入第三年头。
为顺利迈出推进2017级选择性课改工作的第一步,学校在开学第二周(第一周新生军训)安排了专业导学与职业体验周活动,结合学校积极构建的选择性课改“五给”机制:通过“给信息、给机会、给体验、给方法、给导师”,让2017级课改班学生在专业导学与职业体验周里,以热闹的形式、鲜活的内容、生动的讲解、逼真的体验对专业认知,对自我认知,把握好今后三次的选择权利,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
校内专业导学:四位导师带你跨入建筑之门
什么是建筑、建筑专业学什么、怎么样学建筑、学好以后能干什么、我以后工作的就业方向是什么……当这一系列的问题抛给刚刚跨入嘉兴市建筑工业学校2017级课改班的新生们时,他们是一片茫然的。
为了给新生们拨开迷雾,在开学军训结束后,即开学第二周,他们手里拿到的课表并不是普通课程表,而是为期两天的专业导学课程表,给新生们进行专业上的点拨。专业导学课是实施“选择性”课改的第一步,关系到整个课改的推进程度和实施效果,学校千挑万选了戴黎、田少梅、李娟、郑强胜四位专业功底深厚的教师担任导学课教师。
为了能让新生们在短时间内对建筑类专业有初步的专业认知,四位导师使出看家本领,秀出专业特色,让新生们了解了什么是建筑物、建筑行业与企业的发展、建筑工程生产过程、建筑专业方向与岗位、建筑专业学习内容、专业学习方法等。
在为期两天的专业导学课程里,四位导师的讲解从微观的课程内容到宏观的专业发展,全方位、立体化地为新生们描绘了一张认知的地图,使新生们在今后专业、课程选择过程中不再盲目跟风、焦虑选择。
走进博元建设:体验建筑行业的“高大上”
你也许不知道,建筑行业的人常常调侃自己是搬砖行业。如果真的这样,那你是否后悔选择了这个专业,是否有打退堂鼓的想法?其实不然,面对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建筑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也是层出不穷的。为了让2017级课改班的新生们体验建筑工程的“高大上”,9月13日,本次校外体验的第一站便是安排在了嘉兴晶辉广场。
与以往校外体验的地点安排在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不同,这次参观的是已完工的工程项目,晶晖广场工程由浙江博元建设有限公司承建,并于2016—2017年度获第一批中国工程建设鲁班奖。在博元建设俞少华工程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参观了博元建设企业文化展示厅:博元建设数字化展示中心的裸眼3D技术,带来震撼的视觉效果,让大家仿佛亲临博元建设工程现场;一个个承建项目楼盘建筑模型,展示了博元建设承建项目之多,技术之新,难度之高。观看博元建设宣传片,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博元“以人为本,创新理念,保障和谐发展”的企业文化。随后,实地查看了晶晖广场工程的屋面、裙房、地下室和设备用房等工程设施。
据悉,“鲁班奖”是我国建设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1987年创立,每两年评比一次。承载着建设行业的光荣与梦想,标志着一个建筑企业的实力和水平。走进博元建设,走进晶辉广场,2017级建筑类专业的新生们感受到了注重细节技术,关注质量提升,融入环保理念,加大科技创新等等博元理念,也认识到了作为一名未来建筑人肩上的责任与重担。
校内动手实践:我的房子我来造
通过前两天专业导学课的学习,又走进博元建设集团参观了晶辉工程项目,2017级课改班的新生们已经对建筑的构造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为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建筑专业的热情,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9月13日下午,学校安排了校内动手实践活动:我的房子我来造。
在学校尚美楼二楼报告厅,每个班按6-7人划分成若干个的“施工项目”小组,每班配备一个专业教师。虽然做的是建筑模型,但是依然需要按图“施工”,同学们认真地研究着图纸,严格按照施工“步骤”,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从“基础施工”到“主体结构”最后“结顶完工”,一个个俨然都是未来建筑行业建设者的样子。“黄鹤楼”、“爱晚亭”、“美式别墅”、“听雨轩”……一座座造型精致的建筑模型,在同学们手中诞生。
在作品点评的环节里,同学们积极踊跃地都分析着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分享着最后完成后的喜悦。此次校内动手实践活动是2017级课改专业导学与职业体验周新增的项目,通过新生们的动手实践,培养了他们团队协作的精神,增强了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走进苏州园林:体验中国古建筑之精髓
中国古代建筑凝结着祖先们的智慧,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体系,具有很高的历史和审美价值。作为江南地区的学生其实对古建筑并不陌生,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场景随处可见,但是这些古建筑到底有何精妙之处,却是知之甚少。
9月14日走进苏州园林,便是此次校外体验的第二站。为了“学有所获、看有所感”,此次走进苏州园林:忠王府和苏州园林博物馆,学校特意邀请了嘉兴古建筑专业专家石建华工程师作为随行导师,为同学们一路讲解。石工结合自己多年的工程经验,为2017级课改班的新生们介绍了苏州古典园林建筑的发展历程,剖析了其中的“造园要素”和“造园艺术”,较深层次揭示了苏州园林在世界园苑之林中卓成体系的原因。一天的参观体验,同学们感受到了园林与古建筑的完美融合,不禁感叹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同时也意识到今后自己从事的行业不仅仅是造房子这么简单,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校内职业体验:触摸建筑专业之魅力
建筑专业到底是怎样的?9月15日学校在专业导学与职业体验周的最后一天安排了校内职业体验,让学生们“看一看”、“试一试”、“做一做”,触摸建筑专业之魅力,描绘自己心中的职业发展蓝图。
作为省改革发展示范校和建筑类专门化办学的嘉兴建校,学校的实训设施和条件是专业的,在班主任带领下,新生们依次参观了一主多辅体验馆、实训工场、建材实验室、电子电工展示室、装饰材料展示室、古建模型展示室、市政道桥展示室、虚拟仿真软件机房、VR体验室等场所。在职业体验馆里,不但能满足学生职业体验的需求,还能感受技能大赛的氛围;实训工场中,学生动手切割钢管、绑扎钢筋;各种展示室中,各专业的实物模型整齐排列,内部构造一目了然;虚拟仿真软件机房和VR体验室内,学生在虚拟世界中感受互联网+对建筑行业的改变。
“我的优势能力在哪里?”,“我感兴趣的职业是什么样的?”在校内职业体验的最后环节,2017级课改班的新生们踏上了一场关于自我、关于职业的探索之旅。在心理专业教师朱佳颖、蒋山花老师的带领下,新生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测评活动。希望在新一轮选择性课改实践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寻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向,提升职业生涯意识和规划能力,自主选择、自我成长,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
结束语:点燃学生心中的一盏“灯”
教育不是把篮子填满,而是要点燃一盏灯,作为职业教育的我们,首先要点燃学生心中那几盏泯灭的兴趣之“灯”、信心之“灯”和自强之“灯”。学校以“选择性”为切入点,构建“五给”机制,在入学之初为新生进行专业导学与职业体验,让学生走出中考失败的阴影,找到专业兴趣,重拾学习信心,用好三次选择权利,在接下来三年的学习生活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许韬 严慧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