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3/4生源来自普高 代表建言扩大向中职招生数
时间:2014-01-23 来源:浙江在线
  近日,浙江省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在省人民大会堂开幕。在下午绍兴代表团举行的全体会议上,省人大代表、新昌县人大主任求子平在谈及加快发展我省职业教育问题时,提出应扩大高职院校面向中职的招生人数。
  他认为,我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普职人数不均衡、职高和普高在师资力量上还有很大差距等问题。他建议,浙江省要尽快制定教育发展导向书,明确职业教育的发展导向;扩大浙江高职院校面向中职学校招生人数;同时要整合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中职学校归教育系统管,技校归劳动保障部门管);控制高职院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趋势。
  浙江省自“十一五”期间始,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整体布局,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浙江道路”。步入“十二五”,浙江也提出了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七大工程”。
  但求子平认为,目前我省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普职人数的不均衡”。“2013年我省中职就读人数为61万人,而普高的就读人数约87万人,普职比例在1:1.46。”
  其次,职高和普高在师资力量上还有很大差距,中等职业学校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师资质量也有待提高。“我省目前中职学校师生比为1:20,普通高中的师生比可以达到1:14.2,已经高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中职学校的老师只占教师总人数的45%左右。”他说,从老师的学历背景看,普高老师的学历水平普遍都是本科,中职学校则未必。
  再一个问题,就是“上升通道不畅”。他调研发现,高职院校有多于四分之三左右的学生来自于普通高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是职校。也就是说要为中职学校学生提供升学通道的高职院校,它的生源大多数来自于普通高中。而在招生时对基础技能知识的考核比较少,甚至没有。
  此外,求子平还提到,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和中职院校的教学内容有许多重复的地方。“新昌中职学校的机械专业非常突出,这一专业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就读后,发现仍然要从最基础的‘钳工’操作开始学,而这个是他就读中职时就已经学过的内容。”他说。
  他认为从这点上看,我省教育资源的配置上需要进行调整。“普高的学生可以有本科和职高的选择,而中职的学生往往只能选择高职进行深造。”
  求子平建议,浙江省要尽快制定教育发展导向书,明确职业教育的发展导向;扩大浙江高职院校面向中职学校招生人数;整合我省中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中职学校归教育系统管,技校归劳动保障部门管);控制高职院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的趋势。(何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