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第九届教研月活动落幕
时间:2019-12-02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近日,湖州艺术与设计学校为期一个月的第九届教研月活动落幕。

活动通过专家讲座、各教研组内公开课、校级优质课评比等环节,以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为抓手,以突破学科整合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重点,通过个人竞技与团队亮剑相结合的方式,着力探索具本校特色的校本教研路径。

探索STEAM教育 开启创新之旅

活动引入STEAM教学思想,通过跨学科的探索,促进多学科课堂教学的融合,并邀请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STEAM教育研究员、STEAM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唐波作题为《中小学STEAM教育的实践样态》的报告,就STEAM教育的核心特征、STEAM的湖州实践、STEAM课程体系设计和实施等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工美教研组沈晨怡带来的《陈列中的人体工学——探究视觉对货架分区的影响》,将数学知识tan、人体视觉角度等知识相结合,完成教学内容的传递,得出服装陈列中黄金陈列区范围。教学过程中多门课程间的相互融合,将A-STEM教学模式的优势体现得更加充分。数学组冯君彦和创新创业教研组教师刘菲菲则开设了A-STEM下的数列建模》《奇妙的组合创造法》。

让现代技术助推精准教学

数学组公开课的一大亮点就是实现了教研活动网络直播,依托之江汇教育广场湖州艺术与设计中职数学基地校下的直播课程功能,将线下课堂教学在线上直播,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的需求和资源的共享得到最大限度的放大,这一尝试的成功可从网页的点击量中得以印证。数学组5位老教师各出奇招,严谨执教,尽可能把自己最佳的状态呈现在全校乃至全网师生面前。钟浩、马萍、倪华平三位教师选取了解析几何部分内容。吴红颖和冯君彦分别上了概念课和应用课,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

注重兴趣引导 构建愉悦课堂

“扫一扫”“玩一玩”“赛一赛”,王云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将游戏活动运用于课堂,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教学内容则围绕幼儿园体育活动中的体育游戏展开。结合游戏设计的四要素和规则,王云给出设计任务,从设计“一个跟着一个走”的动作小游戏到设计大班“匍匐前进”和“从高处往下跳”的动作游戏,学生们脑洞大开,认真完成设计任务。

王津引用《疯狂动物城》影片中的一段经典对话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引出本堂课的主题“故事中的共鸣”。他通过“提”“打”“挺”“松”的方式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形成发音中的口腔共鸣,进而结合鼻腔和胸腔的共鸣达到声音的改善,并结合故事《小马过河》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共鸣”。

毛凌军、于敬广、吴佳林三位体育教师开设排球、篮球和耐久跑公开课。其中吴佳林的《耐久跑》,充分利用整个操场,通过多次有效、有序的方式让学生达到锻炼健体的目的。随后,组长洪丰组织听课教师进行集中评课活动,并学习省培体育课《一堂课“七个一“的评价标准》。

教学环节巧构思 提高实效

基础部年轻教师克服近阶段各类高考强化训练课务重的困难,廖梦莎、王君然、金圣奇、朱悦、胡禹分别开设音乐、美术和表演艺术课,他们在构思课堂设计方面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工美大组共10位青年教师参与开课。王楼天天的《人体工程学在较具设计中的应用》,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利用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同样是室内设计课,许如彦的《楼梯的构造与详解》运用了身边教师的案例,拍摄成小视频,效果直观,引得学生的热烈讨论,将难点部分一网打尽。郑超艺的《双线型厨房动线规划》利用简单的“拼图形式”贯穿始终,小组合作成效俱佳。

服装组则从服装款式设计、结构制图、工艺缝制等不同专业切入点,全方位地展示专业亮点和教学特色。陆黎慧的《袖衩缝制》,是服装缝制工艺实训课的前期理论课。通过微课小视频等直观易懂的方式,将袖衩的缝制工序进行理论分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牛皮纸、双面胶、尺笔等工具进行模拟练习。张晓燕的《用数学思维做系列设计》,重新打开了同学们对服装设计的思路。

魅力课堂 亮美丽风采

姜鑫的舞蹈课《压腿》,是一堂舞蹈基本功的训练课,从热身运动、拉伸练习、跳跃练习、到地面压腿、把上压腿层层深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步步加深难度,规范动作要领,让学生熟练掌握压腿的技巧。李璟的音乐欣赏《浪漫提琴族——钢琴五重奏鳟鱼》在高三年级展开,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他从课前导学案旋律的创编入手,分乐段进行欣赏、感受,层层递进,培养学生音乐综合能力。邵秋辰的钢琴课《附点节奏》针对高二学生,从课前作业导入,通过肢体的动作来辅助学生进行附点节奏的学习,并通过观看教学视频、示范弹奏等教学方式与手段,引领学生掌握知识要领,完成弹奏。(刘青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