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法庭”在学校德育建设中开花结果
时间:2019-12-06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现在开庭。”伴随着法槌的敲击声,12月6,一场由学生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人民陪审员、书记员、辩护人、被告人等角色的模拟法庭活动在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拉开序幕。

符合职业的妆容,严肃庄重的气氛,各式各样的道具,审判活动井然有序,公诉人宣读起诉书,法庭质证辩论,最后被告人陈述,跟法院现实场景如出一辙,不禁让一旁的学生纷纷竖起了大拇指,“这种形式不仅有趣,还让我们知道了不少法律知识,印象可深刻了。”

正如学生所言,这样的活动在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并不特殊。从2014年学校开设“模拟法庭”以来,大大小小的庭审已经不下数十场。为了进一步增强职校学生的法治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拓宽学生法治宣传教育的渠道,从2017年开始学校推出法官、检察官、律师导师制度,定期举行导师拜师仪式,并且对这些学生“法官”的校纪校规知识进行强化学习,制度考试,以便在“审理”学生违反校纪校规案件中能熟练的运用法律和规章制度知识。“为了学校的德育教育,更好地去管理学生,我们可谓是‘花样百出’。”政教处主任竺浩军说。

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学生们在得到便捷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不好的影响,如吸毒、网络赌博等,呈现越来越低龄化、常态化的趋势;而中职生是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自制力较差,更容易被影响,不少学生又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受到溺爱,对未知的一切充满了好奇,总是什么都想试试。“现在的学生比之前的难管了”,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教师诉苦,“手机里什么都有,你说一句他能顶十句,听也不听你的。”这种“老师难管,学生不听说教”的现状已经成了不少教育者头疼的老大难问题。

针对这些难题,学校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建立嵊州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而开设模拟法庭恰好是一个最好的载体。基地充分利用学校资源,融入地方特色与法治教育特征元素,以宪法公园、模拟法庭、青少年法治、普法长廊、法润嵊州、禁毒中心等六个展厅为核心,设有投幕翻书器、触摸答题体验区、互动体验区等体验内容,引用本市及周边发生的典型案例以及学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现代多媒体技术、智能技术、实践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力争用高科技的体验带给青少年前所未有的观感,用新颖有趣的形式让青少年感受学习法律知识的魅力,使参观的青少年通过参观体验,培养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和意识,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以案说法、现场教育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向青少年群体宣传法律知识,点燃法治梦想。走在法治教育基地的“模拟法庭”中,仿若置身于公正的光辉下。“宪法公园”用图文并茂的方法,涉及法治理念、宪法演变历史及与青少年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等内容,让学生学到法律知识,得到法治文化的熏陶。“禁毒中心”,学生们可以了解到毒品的危害,图片的直观展示让人警醒。“法润嵊州”,一走进展厅,多媒体上就在不间断地播放嵊州市的法治微电影,极尽视听之感。“青少年法治”展厅的触摸屏电脑上,新生入学都会举行一次摸底问卷调查,只有通过了法律基本知识和学校规章制度考核才能真正成为学校的一员。一间间五彩斑斓的展厅,传递着一颗颗法治的“温心”,这与学校建校的“初心”和校领导的“牢记使命”是分不开的。

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传统的德育模式上积极创新,创造性提出“四自一导”学生自主管理德育模式方式,以中职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为载体,最终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2018年被授予浙江省中职德育著名品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模拟法庭”应运而生,大到重大违纪事件,小到学生之间的鸡毛蒜皮,只要向学校提出模拟审判申请,学生就能通过模拟法庭参与其中。让学生自己审判,自己裁决,真正成为法治建设的主人翁,提高法治意识,成为一个个知法守法的好公民。“德智体美劳,德是放在第一位的,中职生首先得学会‘法’,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发展。”在竺浩军看来,法治教育在中职生的德育教育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能改变学生思维方式,控制好自我行为;能使学生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在法律的框架内行事;能使学生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做个理性的人。近几年来,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观法治教育基地的人络绎不绝,很多同行说一所职校的法治教育能做得如此出色,在嵊州乃至绍兴的学校中都是独一无二的。

“快来,快来,这次是2019级机电班的模拟法庭,是两个学生因为手机打架了。”这不,“模拟法庭”又要拉开今天的序幕了,你确定不来看看吗?(嵊州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