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职业教育重点教的是技术,难免会有点死板枯燥。这话,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的缪小花老师不同意。在她看来,职业教育也可以勇于创新、寓教于乐,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让学生学得更开心。
缪小花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师,2004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2017年被聘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职业技术教育领域旅游服务方向)实践导师,曾先后被评为浙江省高技能优秀领军人才、衢州市拔尖人才、衢州市学科带头人、龙游县第二届和第四届“首席技师”等。
为了录微课,她自编自导自演,还拉来老公和女儿客串:在上实操课时,让学生互相角色扮演……在学生们看来,上缪小花老师的课,不仅能学到东西还总是特别有趣。
将年度专业汇报变成
一台2小时的“独角戏大赏”
最近,缪小花忙着指导学生参加浙江省学生技能大赛。“铺床一定要注意节奏,两张床不能超过6分10秒。”在实训教室,缪小花掐着秒表紧盯学生的每个动作,“做流程的时候,假装自己是评委,给自己挑挑错。”
“这就是缪老师的风格,别说效果还真不错。”学生们对记者说,“换位思考以后,会注意到一些原来自己注意不到的细节。”
缪小花特别的教学方法,好几年前就在学校里因为一场“独角戏大赏”而名声大噪。
“有一年的年度专业汇报,因为很多学生都去企业实习了,能上台发言的学生只剩下8个,包括造纸、旅游服务等专业。”缪小花回忆,为了让这次专业汇报更生动,也为了让学生在准备过程中更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她花了近2个月的时间,带领8个学生一起策划排练了一场“独角戏大赏”。
学生客串主持人,并把技能展示浓缩成节目演出来,自己讲解重点难点……八出“独角戏”,共演了2个小时,中间没有冷场,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了多个专业内容,赢得台下师生阵阵掌声和笑声。
从那以后,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在缪小花的课堂上延续了下来。
自编自导录微课
把老公女儿也拉来客串
2018年,带学生在酒店顶岗实习的过程中,缪小花萌生了拍教学视频的想法。说干就干。缪小花马上动手写剧本,并且身兼制片、导演、主演、场记、后期等岗位,带着学生们用一部相机拍起了微课。
在酒店当服务员,敲门要怎么敲?整理床铺,怎样才能又快又好?中餐摆台,正确的步骤是如何的?客房服务中,如果客人提出不合理要求该如何处理?一个个书本上的知识点,都被缪小花改编成了一个个生动直观的小剧场,并拍摄下来。
“除了正面教材,我们还要拍好几个反面教材。”缪小花给记者看她的作品,“在酒店服务这一块,有很多细节上的知识点,光用说的,很难记住,做成有剧情的小剧场拍成视频,就容易理解,也好记忆多了。”
有意思的是,有时“演员”不够,缪小花还会拉来老公和女儿当临时演员,客串各种难缠的“客人”角色。
后来,缪小花还鼓励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到教学视频制作中来,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点、结合知识点写剧本、出演角色……到目前为止,他们已经拍摄了40多个教学视频和微课。这些视频不仅可以用在课堂教学中,在给酒店做社会培训时也很受欢迎。
锻炼导游能力
让学生分组“角色扮演”
由于未毕业学生还不能考导游证,所以旅游服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很难像其他一些专业一样,真正到企业的一线岗位去实习。
但缪小花有替代方案,就是让学生分组“角色扮演”。
在龙游县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园里,时不时就能看到一些奇怪的“旅游团”。前面举着旗子、戴着麦克风的“导游”满脸青涩,后面跟着的“游客”一个比一个不配合,不仅到处乱窜,而且总是问一些很难回答的奇怪问题。
其实,“导游”和“游客”都是旅游服务管理专业的学生。扮演“导游”的学生要兢兢业业带队游览,而且还要专业知识丰富,能随机应变,“游客”们则要使劲给“导游”出难题和“挖坑”,制造各种实际出游中可能会出现的突发情况。
一轮结束后,扮演“导游”的A组学生和扮演“游客”的B组学生会进行角色互换,再来一轮。这种好像综艺游戏的“实训课”,每次都能让学生们玩得欲罢不能。
在带学生们去景点参观或实习时,缪小花也会经常开启“综艺模式”,给学生随机分组,开始角色扮演。
长期角色扮演下来,让这些学生不仅基本功扎实,而且落落大方、处变不惊,在毕业后真正开始当导游时,上手都很快。
“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不一样,特别讲究理论联系实际。”缪小花说,但职业教育的内容有时确实比较枯燥,比如酒店管理中,学生要连续三年一遍遍练快速铺床、把杯子放整齐……怎样让枯燥的知识“活”起来,让学生轻松地学会学好,是缪小花一直在钻研的课题。(尹婵萱 江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