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倪建明
◆年龄:46岁
◆昔日的我:五四中学美术老师
◆现在的我:浙江舒适堡健身美容有限公司 总经理
◆奋斗动力:人生很短,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别人记住你
◆奋斗感悟:成功的道路很不容易,但付出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从五四中学的学生到老师;从建明美术专修学校的校长到小白领之间风靡的健身房“舒适堡”的老总;倪建明的每次变化,都让熟悉与不熟悉他的人张大了嘴巴,他总在给人们一个个不一样的自己,也让大家感叹他给自己创造的每一个职场传奇。
美术世家培养出的 美术痴迷者
走进倪建明的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白色镂空屏风,花朵的图案恣意妖娆,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健身房老总的办公室。即使到今天,在网上搜索“倪建明美术”,还是会跳出几本倪建明编写的美术类教科书。
因为父亲在中国美院工作,倪建明在初中就开始学习画画。和其他进入五四美术班学习的美院子弟一样,五四中学成了他学习美术的最佳选择。
但是初中毕业那年,五四不知什么原因暂停招收美术班。这可急坏了倪建明,因为一直崇拜的张昌洵老师只在五四教画。幸运的是,接近开学的时候,学校通知美术班继续招生。倪建明幸福地成为了“五四”人。
少年时期就流露出了商业头脑
高一结束的那年暑假,倪建明挣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父亲在杭州机电公司上班的朋友带来消息,机电公司要找人画一张招贴广告,酬劳900元,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笔巨款。
但高一的学生都才学了一点基础,谁也不敢接下这个单子。“我初中有一点绘画的底子,就和另外两个胆子大的同学组了个3人小分队去了。”对方领导一看是几个小鬼头,怀疑地问他们到底行不行?倪建明说,让我试一试。
于是,他带着一堆参考照片花了两个晚上,仔仔细细地画了一个小样,并且得到了领导的认可。可是当他们真正看到机电公司食堂里这块3m×8m的广告牌时,还是被震撼了。稿上小小的轴承要画得比他手臂还长,倪建明在小稿上画格子,然后同比例放大到广告牌上,费了不少功夫。不过,这次成功“下海”,让他赚到了人生中第一个300元,而当时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才20块。
从倪同学到倪老师再到倪校长
1990年,倪建明从美院的装潢专业毕业,成了五四中学第一位回母校执教的毕业生。很快成了学校骨干,这个美院毕业、专业过硬、上课活泼的倪老师成了学生们的偶像。
倪建明的名气越来越大,常常被校外的培训班请去上课,辅导学生参加高考。这个时候,倪建明已经出版了不少色彩教学的专著。不少学生指名要上倪老师的课。
于是,不安分的倪建明有新的想法。既然这么多的校外学生想跟他学画画,这么多的校外辅导班请他去上课,何不在五四中学里自己成立一个美术专修学校。
这个想法得到了学校领导的支持。1999年,一所由“五四职高”和倪建明共同创办的“建明美术专修学校”成立了。“倪老师”一个转身,成了“倪校长”。
很快,学校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一期有300多个学生。倪建明可以说是当时杭州办美术培训学校办得最好的人,更有不少学生拿着倪建明出的书找他签名。
帅校长进军健身产业学做生意
很多学生喜欢倪建明,除了倪老师专业水平高、教得好之外。还有一个理由,就是倪老师长得帅、身材好。
外形时尚的倪建明一直都很喜欢健身,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去工人文化宫的健身房报到。不过说是健身房,其实只是一块水泥地的空房间,几片生了锈的杠铃。“夏天一进去满满的汗臭味,更别说洗澡了,哪来的环境可言。”倪建明“嫌弃”地说。
也是在那个时候,倪建明看到了健身这个行业在杭州的空白。“我一直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局限于当一个老师。”“不安分”的他还是经不住全新领域的诱惑,和朋友一起成立了香港著名健身企业“舒适堡”在杭州的品牌连锁,担任总经理。
一边教学生画画,一边摇身一变成了“倪总”。许多人质疑,你学校已经开得那么好了,为什么要冒险开健身房呢?用倪建明的话来说,人生应该有更多的可能。正好有这样的机会,他就抓住了。
然而,一个教书匠要转变成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哪有那么容易?
首先要面对的,就是要接触各色各样的社会人。“说出来你别不相信,我一开始上讲台的时候根本不敢看学生。”倪建明本是一个内向的人。
做生意免不了人情世故,一开始,送礼这件事情就为难了他好久。“我每次都提着大包小包在楼梯上犹豫好久,跟电影里拍的一模一样。”倪建明笑言,原来不喜欢做、不会做的事情,他都得强迫自己慢慢地学会去做。
学校和企业管理相通
杭州是香港舒适堡在内地唯一以合作形式开店的城市,意味着完全自主管理。“当时香港的那套管理方法放在国内并不是很适用,尤其是在很多人都不明白健身房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于是我们跟香港方面联系,几次赴港协商之后,争取到了自主管理的权利。”
“以前是拿笔画,现在是用杠铃塑造人的身材,其实很像,都是创造美嘛。”在倪建明眼里,管学校和管企业其实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许多人或许还记得,当年百大楼顶那张巨大的舒适堡广告牌。从2004年至今,舒适堡在广告宣传方面的投入不下1000万。
其实早在办建明美术专修专修学校的时候,倪建明就特别注重宣传,自己设计学校logo、标准字体。而当时舒适堡的大规模宣传,彻底地颠覆了人们对健身房的传统概念,许多人第一次发现,原来健身房的环境也能这么好。
当年管理建明美术学校时,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年龄也参差不齐。有应届学生,也有高复了几年的,情况比较复杂。这些艺术类学生远离父母,没有家庭的照顾和约束,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照顾这些学生,没成家的倪建明干脆把学校当成了家,许多学生有心事都会跑来找倪建明解决。而现在,舒适堡的员工同样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受到的是“亲情式”管理,碰上员工个人生活有困难了,倪建明总会帮上一把。
严谨和细致的艺术家 追求画一样的生活
艺术家总是自由而散漫的,而倪建明身上却有着难得的细致和严谨。
“我绝对不允许健身房里有汗臭味、器械上有汗渍,或者更衣室满地拖鞋和水渍的情况发生。”在员工眼里,倪总是一个绝对的完美主义者,健身房里的器械上,随处可见提供给顾客擦器械的毛巾;更衣室里的阿姨总是眼疾手快,客人前脚刚走,后脚就把被落下的拖鞋收拾了。
一般健身房经常是在营业结束时,才统一整理。尽管这会增加相当大的人工成本,但正是这种追求完美的态度,让舒适堡在整个健身行业过冬的时代稳扎稳打走到今天。
倪建明虽然是教书匠出身,但不安分的血液一直在他身体里流动。
当记者提出要照张相时,倪建明在健身房里左瞧瞧右看看,最后选中角落里一台靠着玻璃墙的举重机器说:“不如就在这里拍吧,从镜子里拍我,有意思一点。”而正是这种敢于不按常理出牌的性格,让他充满转折而又变化无常的人生经历,像画一样精彩。(滕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