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由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主办、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承办的浙江省中职创新创业教育教研大组理事会在临平职高鼎湖校区隆重举行。省创新创业教研大组教研员麻来军,临平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张禹,理事长单位、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书记王建华,副理事长单位、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校长丁卫东,副理事长单位、温州市财税会计学校校长戴剑锋,副理事长单位、宁海职教中心校长袁哲海等51位来自全省11个地市的创新创业教研员和理事单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新时代中职双创教育发展大计。
开幕式:擘画发展新蓝图
会议由麻来军教研员主持。
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丁卫东校长致欢迎辞时强调,近年来,学校始终秉持“办一所能影响一座城市的学校”的愿景,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高举墨子文化旗帜,深化内涵建设,积极构建“教有名师,学有兼士,育有课程,塑有品牌”的学校生态共同体。作为省双创教育副理事长单位,已打造出“专创融合,闯创并进”的特色育人体系,通过高素质导师团队培育学生创新思维。
理事长单位代表王建华书记指出,杭州“科技六小龙”的创新实践为会议注入时代活力,号召与会者以“思想交锋促智慧生长”的研讨姿态,共同破解双创教育实践难题。
最后,临平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张禹委员表示,将借此次会议东风深化职教改革,为区域发展培育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
案例分享:解码创新新范式
在特色案例分享环节,分别呈现了地市经验、学校成果、大组活动和个人追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实践样本。
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马旭洲老师分享了题为《AI+创新:杭州市中职首届“大华杯”人工智能大赛》案例。“一二三四五,创新不落伍”,马老师从“一个团队,两点认识,三次比赛,四篇案例,五重启发”,介绍了杭州市创新创业教育近三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大华杯”人工智能大赛构建校企协同新范式,其“以政策方向为指引,以科技导向为根基,以市场动向为脉络,以远大志向为动力,以价值取向为标杆”五导向创新思维培养体系引发关注。
吴海微校长分享了题为《“彩虹桥”科创孵坊——“专精特新”智造匠才培育的探索与实践》案例,该成果获温州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创新“专精特新”育人模型,丰富了产教协同育人新理念;创构了“彩虹桥孵坊”运行新载体,成为了全省实践与示范新典型;创建了“产教城”融合实践模式,形成“校因城立,城因校盛”新局面。
周豪波老师认为,“创新需要摆脱惯性,经验有时会成为包袱”,从创新创业价值定位,绍兴创新创业教育的特色做法,绍兴市创新创业的成果,创新创业价值体现四个方面进行了分享,探索构建了“思创、专创、技创、企创”深度融合的育人体系。
丽水职高陈益春老师由于个人热爱龙泉青瓷,打造了“壹处窑”双创工作室,坚持守正创新,通过非遗青瓷创新项目培育文化传承人,其学生作品献礼两会彰显职教育人高度。
实践探索:教学改革新突破
会议期间,与会者实地考察临平职高机电、数控、汽修等专业“教学工厂”式实践中心,重点观摩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的校企共建成果。
下午,由临平职高吴春秋老师开设《筛选商机》示范观摩课,采用DeepSeek智能辅助教学,杭州市教研员周文涌特级教师认为公开课实现了三大突破:
1.游戏化学习设计:将创业知识转化为自适应闯关任务,激发学习内驱力;
2.智能评估矩阵:构建实时反馈的闭环评价系统,实现快速精准过程性评价;
3.元宇宙教学场景:运用数字人“张奶奶”技术创设沉浸式情境,完成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转化。
未来部署:锚定发展新坐标
麻来军教研员在总结部署中强调,2025年全省双创教育工作将围绕“三聚焦”展开:竞赛提质:优化创新创业创效赛事规程,强化成果转化;课堂革命:推广智能教学技术应用,构建“专创融合”新课堂;生态构建:深化“政—校—行—企”协同机制,打造产教融合示范样板本次会议通过理念碰撞、案例共享、技术展示,为浙江中职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在AI技术革命与产教融合深化的双重机遇下,全省职教战线将携手谱写“专创融合育匠才,校企协同促发展”的时代新篇。
(杭州市临平职业高级中学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