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线编新梦 舞步映夕辉——采荷银铃学习热潮进行时
时间:2025-04-02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在杭州采荷街道,一场关于“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生动实践正在悄然升温。近日,街道内的老年人们热情投身于结艺编织与舞蹈学习活动,用灵巧的双手编织生活的美好,以轻盈的舞步诠释对晚年的热爱,展现出“活到老、学到老”的蓬勃朝气。

指尖生花:结艺编织里的匠心与温情

采荷街道社区学校活动室里,一场别开生面的结艺编织课正在进行,兴趣相投的老年人围坐一起结社而学。先将线对折打金刚结,留出合适的长度后穿入转运珠,再调整绳结的松紧……,社区大先生王老师耐心讲解着编织技巧,老人们一边认真聆听,一边反复练习,遇到复杂步骤便互相交流探讨,在老师的指导下,手中的线逐渐勾勒出精致的手链、戒指,以及惟妙惟肖的小蛇挂饰等手工艺品。

今年65岁的王阿姨举着新编成的荷花挂饰笑言:“以前总觉得编织是年轻人的爱好,没想到自己学起来也上瘾!现在每天在家琢磨不同的花样,连老花镜都成了‘标配’。”结艺课程自开设以来,吸引了老人参与,不少学员从零基础起步,如今已能独立完成复杂的绳结设计。除了实用的手链戒指,富有江南特色的荷花、象征吉祥的小蛇等创意作品,更成为老人们馈赠亲友的“心意好礼”,让传统手工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温暖的生活气息。

舞韵飞扬:银发舞者的追梦舞台

在舞蹈教室里,伴随着悠扬的音乐,一群平均年龄超过60岁的“银发舞者”正认真练习着民族舞的基本步法。压腿、扭腰、摆臂……尽管动作不算娴熟,但每位老人都全神贯注,跟随老师的示范反复调整姿态。“一二三四,注意肩膀要放松,眼神要跟上节奏!”舞蹈老师细致地分解动作,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特点设计了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案,从基础的形体训练到完整的舞蹈组合,让零基础的学员也能逐步掌握要领。

“退休后总觉得生活缺了点激情,现在每周来跳舞,不仅锻炼了身体,还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舞蹈队半年的李阿姨坦言,最初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名,如今却彻底迷上了舞蹈:“每次站上舞台,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年轻的时候!”街道社区学校定期组织舞蹈展演和社区交流活动,老人们的舞姿从教室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在展现风采的同时,更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老有所学:解锁晚年生活新方式

结艺编织与舞蹈学习的热潮,正是采荷街道推进老年教育、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缩影。随着多元学习培训的持续推进,采荷街道的老年人们正以蓬勃的求知欲打破年龄的界限,在结艺的经纬中编织人生新篇,在舞步的起落间踩响时代的节拍——这既是社区教育的初心所向,更是“积极老龄化”最鲜活的社区实践。

采荷街道社区学校整合社区资源,以“多元培训点亮银龄生活”为目标,持续开设手工编织、舞蹈形体、书法绘画、指尖非遗等丰富课程,针对老年人的兴趣特点与学习需求,打造“可触摸、可参与、可展示”的”银龄乐学“活力课堂,让老年人在学习中感受快乐,在交流中收获温暖。(采荷街道社区学校 张西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