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标为舵,以创新为帆
——龙湾区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龙湾职技校成功举行
时间:2025-04-18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4月10日上午,温州市龙湾区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龙湾区职业技术学校永中校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以“课标导向下的教学实践与创新”为主题,通过公开课展示、评课研讨、经验分享等系统性环节,深度探索中职数学教学改革路径,着力实现教学质量与师生专业素养的协同发展。

上午8:00至9:30,与会教师们首先观摩了两堂精彩的公开课。朱孟妍老师带来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清晰的讲解,让学生深刻理解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念及其分布特性。课堂以“幸运大转盘”转盘设计为情境,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构建随机变量分布模型,直观呈现分布列规律。

随后,王晓丹老师的《复数》公开课,立足机械专业需求,将复数运算与数控加工中的坐标系转换结合,以丰富的互动环节和深入的探讨,激发了学生对复数这一抽象概念的兴趣。

公开课结束后,全体参会教师移步至行政楼三楼会议室,展开了热烈的评课交流。朱为强老师担任主持人,他引导教师们围绕《中职数学课堂观察量表》中的各项指标,对两堂公开课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评价。教学目标与课标一致性:

教师们普遍认为,朱孟妍老师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一课,教学目标设定明确,与《中职数学课程标准》要求高度一致,有效引导学生掌握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基本概念和分布特性。课程全面覆盖了离散型随机变量的相关知识点,并通过实例分析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师们建议,可以在课堂中增加一些思考性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不用自己现成设计,可以给学生留白。

王晓丹老师的《复数》课,教学目标也紧扣课标,还可进一步细化目标,明确学生在本节课后应达到的具体能力水平。王老师采用了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她也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起点,教学方法匹配与学情与课标衔接,互动环节丰富,将数字化工具引入课堂,借助机械臂专业引领,拓展复数的几何意义和应用。

随后,王建子老师以《基于课标的模块化教材解读与教学策略——以〈随机变量及其分布〉为例》为主题,进行了经验分享。王建子老师结合自己教学实践,详细解读了《中职数学课程标准》中关于《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的内容要求,并分享了如何通过模块化教学策略,将复杂的知识点分解成易于学生接受的多个模块。特别强调了对照“水平一识记”到“水平二应用”要求,重构“二项分布-质检案例”“正态分布-成绩分析”教学模块;演示如何用GeoGebra模拟正态曲线3σ原则,化解传统查表教学的抽象性。

最后,副校长刘华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他表示,本次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更激发了大家对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深入思考。他强调,未来龙湾区中职数学教研组将继续秉承“课标导向、实践创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探索适合中职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努力提升中职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课例实证+数据评析+策略输出”的闭环研讨,为区域中职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了可复制的范式。(贾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