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助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4月17日,由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浙江省“百人千场”专家名师送教活动在长兴县顺利举行。本次送教聚焦小学语文、学前教育、高中数学、高中地理四个学科,通过示范课展示、同课异构、专题讲座等形式,为长兴当地教师送来了精神大餐。来自杭州、宁波、丽水等地的专家团队名师团队,以精湛的教学技艺和深厚的理论素养,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为长兴县当地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小学语文专场
丽水市莲都区人民路小学的富静老师执教六年级《表里的生物》一课,富老师充分看见学生的学情,结合作业本上的习题,指导学生在学习的难点上突破,深度诠释了“以生为本”的理念。
杭州银湖科技城硅谷小学的丁婉青老师带来了四年级的口语交际课堂《自我介绍》,她通过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同学们分享生活中自我介绍的时刻,助力大家掌握交际要点,提升交际能力。
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的钟玲老师带来一场极具感染力的专业引领,她通过现场对话两位送教名师和长兴的小语教师,结合两个课例的观察分析,将主题为《优化学教方式,提升关键能力》的专题讲座淋漓尽致地进行了阐述,不断启发着与会教师的深度思考。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丽水市莲都区教研室梁丽波老师进行了《念好“研”字诀,把握新课程改革的变与不变》的专题讲座,她从由“研”字想开来、研“变”与“不变”、从“研”字找落点三个方面展开,引导老师们从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入手,分析新教材的特点,去探寻语文教学的新方法。
学前教育专场
长兴县教育研究中心沈铁军老师执教大班数学活动《跑步挑战赛》,通过游戏化的垫子跑步比赛,巧妙地将周长概念融入运动环节,有效培养了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
宁波市名师潘姝敏老师展示的《和积木做游戏》示范课,则利用立体积木的遮挡关系,帮助幼儿建立空间知觉和几何概念。
衢州市龙游县实验幼儿园雷国庆老师创新性地将民族文化融入课程,其执教的大班社会活动《云游畲乡》以婚礼场景为切入点,通过服饰、仪式的对比体验,让幼儿在生活化情境中感受畲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邵爱红老师,和三位上课教师开展了深度对话,并围绕《温暖有力:幼儿园高质量师幼互动》主题开展专题讲座,从情感支持、秩序支持、学习支持三大块深入剖析师幼互动的核心要素,强调情感联结与教学策略的融合,提出师幼互动应打破幼儿的思维,触发幼儿的新经验。
高中地理专场
浙江省长兴中学刘春影老师和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舒春霞老师就高一地理《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课同课异构,刘老师深度解析了什么是概念教学,以“交通运输”为概念立线,以铁路运输为例,充分讲解概念与实例间的联系,让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舒老师以“教材”为经,“课程标准”为纬,通过对比人教版和湘教版教材活动的异同,要到学生将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辩证关系抽丝剥茧,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
浙江省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衢州第二中学金子兴老师对两位教师的同课异构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作《运用高阶思维提高审题能力》的专题讲座,金老师详细阐述了高阶思维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结合首考试题和各地市模拟题等多个实际案例,深入剖析了如何运用高阶思维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整合资源并得出准确有效的解决方案。讲座内容丰富且具有高度的实用性,无论是对于地理教师教学思维的提升,还是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都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思路与方法。
高中数学专场
浙江省长兴中学陈王欢老师执教高二年级《齐次化探究斜率积与和问题》一课,课堂上陈老师充分借助教学软件直观化解教学难点,努力营造氛围让学生自主思考寻求解题思路,学生的自主学习力和创新思维力得到有效锻炼。
浙江省正高级教师、永嘉中学周瑛老师执教高二年级《一类函数与导数问题的探究》一课,周老师从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入手,层层剖析,整节课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学习力。课后周瑛老师作专题讲座《洞悉高考题源 回归教材本质——浅谈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导数复习》,讲座从高考真题的破题、解题、教材探源开始,得出导数知识体系的构建方法,再给出如何从高观点解决一类凹凸最值问题。让老师们体会到如何通过设计“概念生长链”去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和理解导数知识,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李芳老师作专题讲座《圆锥曲线复习》,讲座从让老师们现场解题开始,结合近期高三模拟考试试题及得分情况分析,帮助老师们理清解析几何答题过程中学生们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强调教师在解析几何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通过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充分利用几何图形的性质、代数关系及数学思想方法,优化解题路径,减少盲目运算。
本次送教活动以精准帮扶为导向,通过“示范引领+专业对话+理论提升”的三维研修模式,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深度下沉。各学科专场既有立足课堂的实践创新,又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引;既有教学难点的突破展示,又有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将先进教育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策略,为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了生动的实践样本,更助力当地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县域高质量教育发展迈上新台阶。(邱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