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资源·拓路径·创未来——凯旋街道社区学校构建社区科技教育新范式
时间:2025-05-12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5月11日,杭州市凯旋街道“科技文化嘉年华”活动现场热闹非凡。专属梦想职业照生成、AI数字分身、大黄蜂机器人互动等科技体验项目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孩子们兴奋地探索着科技的奥秘。这场由景秀科技SHOW学共体与凯旋街道联合打造的科技盛宴,不仅点燃了社区居民的热情,更展现了上城区社区学院与凯旋街道社区学校在培育科技类学习共同体中的关键作用。

政策引领,搭建科技教育新平台

作为基层科技教育的重要推动者,上城区社区学院与凯旋街道社区学校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为科技类学共体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依托杭州市“百场三进”科技教育活动,将优质资源引入社区,拓展学共体的服务范围;通过“政——社-校-企”联动机制,整合多方力量,打造“15分钟科创生活圈”,让科技教育真正走进居民日常生活。

“科技教育的核心是让每一位居民都能平等受益。”凯旋街道社区学校负责人倪艾彤表示。在社区学校的支持下,景秀科技SHOW学共体应运而生,针对社区老年人和青少年的不同需求,推出智慧助老、青少年科创等定制化服务,让科技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生活伙伴。

资源整合,构建普惠性教育生态

为破解社区科技教育难题,上城区社区学院与凯旋街道社区学校积极链接高校、企业及科普机构资源。浙江工业大学的师资力量、中国低碳科技馆的实践基地、企业的技术支持,共同构成了学共体的强大后盾。在此基础上,社区学校孵化出“AI助老”“科技夏令营”“移动科技馆”等品牌项目,形成可持续的科技教育生态。

“我们不仅要让居民了解科技,更要让他们会用科技、爱上科技。”景秀社区党委书记屠银燕介绍。三年来,景秀科技SHOW已开展近百场活动,服务超2000人次,真正实现了科技教育的“零距离”。

创新模式,打造可复制经验

在凯旋街道社区学校指导下,景秀科技SHOW提出“三步走”模式:从“会不会”(基础教学)到“用不用”(生活化应用),再到“爱不爱”(趣味活动),逐步培养居民对科技的兴趣与能力,这一模式在杭州市示范社区学习共同体表彰会上作为优秀案例推广,为其他社区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凯旋街道团工委书记包桢丽表示:“未来,我们将深化‘未来科创家共育计划’推动科技教育成为社区幸福的‘源代码’。”

从景秀社区的破茧到凯旋街道的蝶变,上城区社区学院与凯旋街道社区学校通过政策支持、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成功培植出景秀科技SHOW等科技类学共体,让科技教育真正融入社区治理,为居民生活注入活力。这场科技与人文交融的实践,不仅改变了社区面貌,更温暖了千家万户。(上城区社区学院 倪艾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