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下午,杭州市滨江区社区学院浦沿分院岩大房社区老年学堂以“艺韵流芳 逐梦银龄”为主题,举办首期老年大学结业成果展演。当社区排舞队以《浦沿潮涌》活力开场,银发舞者翻涌的扇子似钱塘浪潮,瞬间点燃全场激情,为社区老年大学春季班教学成果展拉开序幕。
在“艺韵流芳”篇章中,来传良浑厚的《人生没有回头路》唱出岁月沉淀的智慧,健身气功班学员以《八段锦》演绎天人合一的东方哲学,而书法班教师孙初亮带领学员现场展示作品彰显翰墨风骨,一幅幅遒劲大字如银钩铁画,笔墨游走处,是老年群体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与创新。
“戏曲雅集”篇章掀开文化传承的深层叙事。学员韩凤花在《我家的表叔》中注入家国情怀的现代诠释,来明娟与韩丽英的《三法场祭夫三杯酒》以水袖丈量戏曲程式之美,章茶花在《钗头凤断肠人》的悲怆吟唱里,让陆游与唐琬的千古绝恋焕发新声。
最具突破性的“多元风采”篇章,浦沿街道银发宣讲团成员、社区老年大学越剧班教师吴桂玲带领学员将《文明公约》化作越剧新韵,移风易俗词句与《何文秀》曲牌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传统戏曲与社区文明建设深度融合,通过艺术浸润实现文明公约从“墙上条文”到“心上共识”升华,学员们齐声哼唱,文明意识入脑入心。健身气功班《五禽戏》的虎鹿熊猿鸟意象,与科普机器人展演的科技光影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古法今用”的生动图景。这种传统养生智慧与现代科技的同台对话,恰是终身学习理念的最佳注脚。“大家今天展演的不是招式,而是五千年的血脉传承。”健身气功班教师李明表示。
压轴登场的《何文秀·心连心》十人联唱,将整场展演推向高潮。学员们以戏腔唱响“社区共建心连心”,在百年越剧的婉转旋律中注入新时代社区精神。当十位银发表演者携手谢幕时,舞台仿佛化作跨越时空的桥梁——一头连着戏曲博物馆里的珍贵戏服,一头通向智慧社区里的数字课堂。
这场展演远不止于教学成果展示,更是一场关于老年价值重构的社会实验。当书法班的墨香浸润社区文化墙,当越剧新编唱响文明公约,当八段锦的招式融入全民健身热潮,老年学员正以文化传承者、社区智囊团、文明引领者的多重身份,重新定义“银发力量”的内涵。老年教育不是消遣时光的避风港,而是激活社区治理的智慧引擎;银发舞台也不仅是才艺秀场,更是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实验田。在这里,每个老人都成为播撒文明星火的蒲公英,在终身学习的春风里,绽放出超越年龄的生命华彩。(来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