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中职与本科教育衔接,助力学生锚定升学方向,5月20日,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主办“筑梦未来·衔接共赢——自动化专业中本一体化职业生涯规划交流会”。作为浙江省中本一体化试点项目的首次生涯规划主题活动,活动以“深化中职与本科一体化贯通培养”为核心,特邀浙江科技大学领导、专家及师生代表共同参与,通过主题讲座、实践体验、互动答疑等形式,为学生铺就“技能成长”到“创新赋能”的贯通路径。
多方共话教育衔接
活动伊始,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闵惠敏致开幕辞。他指出,作为国家首批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学校自2018年成为浙江省中本一体化试点单位以来,已累计输送156名学子进入浙江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深造。“中本一体化是打破学段壁垒、贯通人才培养的关键桥梁。我们通过课程共建、实践共融,为学子搭建从‘技能实践’到‘创新研究’的进阶平台。”他寄语学生以规划为帆、以行动为桨,在自动化领域开拓无限可能。
浙江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徐弼军教授表示,将优化课程衔接机制,助力学生从“技能型人才”向“创新型人才”跨越。同时,他对中职学子提出四点期望:一要夯实技能根基,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打磨专业能力;二要明确升学目标,结合自身优势规划本科发展方向;三要注重实践创新,在竞赛、实训中锤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要主动拓展视野,通过阅读、交流了解行业前沿动态。他勉励学生:“中职是职业理想的起点,本科是创新能力的跳板。愿你们以今日之勤勉,铸就明日之卓越!”
专家解析升学路径
浙江科技大学学生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室林翔教授以“中本一体化升学规划路径解析”为主题,从政策解读、学业衔接等多方面为同学们带来职业生涯规划“第一课”。通过视频“云游”浙江科技大学安吉校区与小和山校区,学生直观感受智慧教室、实验室等学习场景。讲座尾声,林教授为电气中本22班同学们布置了特殊暑期任务——“思考大学要做什么?怎么做?”并要求学生将答案记录在定制练习本中。“这份作业不是考试,而是对未来的承诺。你们的答案将指引本科阶段的每一步。”
学子分享成长故事
电气中本22班学生代表陈依冉结合自身经历,分享升学规划与时间管理心得。她坦言,从“初次接触电路板”到“独立完成智能设备调试”,中职阶段的实践积累为升学打下坚实基础。“暑假提前学习大学课程,每日制定计划表,让我高效平衡理论与实践。”谈及未来,她充满信心:“我希望在浙科大实验室升级技能,考取高级工程师证书!”
礼赠传递育人期许
在温馨的欢迎礼赠送环节,浙江科技大学为电气中本22班学生送上寓意深远的“升学礼袋”——包含印有校标的帆布袋、学生一卡通卡套、纪念钥匙扣以及两本浙科大定制练习本。帆布袋象征“承载知识的行囊”,一卡通卡套寓意“开启大学身份的通行证”,钥匙扣则寄托“掌握未来之门的钥匙”,练习本则用于完成特殊暑期作业——“记录大学目标与行动路径”。随礼物一同送上的还有一封《致中本一体化同学的信》,这封信既饱含师长的殷切嘱托,也为学子指明了从“技能实践”到“创新研究”的成长方向。
实践激发创新动能
在实践展示环节中,浙江科技大学电气中本22班大学阶段班主任张志飞博士首先介绍了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向、核心课程及学生未来可参与的竞赛项目。他鼓励学生立足中职技能基础,提前规划竞赛目标。
随后,智能车竞赛指导教师孙勇智博士聚焦智能车赛项,详细介绍了车队的发展历程、所获荣誉,并带领学生团队进行现场演示。智能车在指令下灵活完成直线疾驰、纵向弹跳等高难度动作,其稳定性和智能性令全场惊叹。现场的同学们纷纷感慨:“原来课本上的知识真的能‘动’起来!”
互动答疑共筑信心
活动最后,浙江科技大学教师团队与学校首届中本一体化项目优秀毕业生代表共同与中职学子展开面对面交流,逐一解答“如何开展生涯规划”“本科课程如何衔接”等热点问题,并分享往届学生成功经验。现场气氛热烈,一名学生感慨:“原本对升学感到迷茫,今天终于找到了方向!”
本次交流会通过多元形式深化校际合作,为中本学子搭建了学业规划与成长对话的平台。未来,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将继续推进中本一体化建设,优化“课程衔接+实践赋能”人才培养模式,助力更多学子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中乘风破浪,成就精彩人生!(浙江信息工程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