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声乐类|2024—2025学年浙江老年开放大学平湖学院“老有所学”新篇章
时间:2025-07-02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在浙江老年开放大学平湖学院,一株关于终身学习的花朵正悄然绽放。学院致力于满足老年人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在课程教学上采用“专业课程+专题讲座+研学活动”的模式,为老年学员们提供全面、丰富的学习体验,推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理念深入人心,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2024—2025学年,学院精心设置了四大类学科、14个专业,涵盖音乐舞蹈类(合唱、广场舞、民族民间舞蹈)、运动健身类(太极拳、木兰拳、瑜伽)、艺术表演类(书法、书画创作、越剧、时装表演)以及技能声乐类(智能手机应用、桥牌、电钢琴、左琴右茶)。

在浙江老年开放大学平湖学院,老年学员们不仅收获了新知识、新技能、新理念,更在这里找到了乐趣,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了自身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索“技能声乐类”学员们的学习旅程,见证他们如何在老年开放大学平湖学院收获健康与快乐。

左琴右茶班

左琴右茶班突破传统单一教学模式,将古琴艺术与茶道文化相融合,开创了独特的文化养老体验。课程设置兼顾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让老年学员在茶香琴韵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学员们从零基础开始,逐步掌握了基本指法与琴曲演奏。最后一堂课上,学员们从容演奏《先翁操》《阳关三叠》《梅花三弄》等经典曲目,指尖在七弦间游走,流淌出千年古韵。

课堂不仅是学习技能的舞台,更成为情感交流的温馨平台,学员们互相点评作品,交流学习心得,技艺熟练的学员主动帮助进步较慢的同学,形成“共学、共办、共进”的良好氛围。这种同伴学习模式极大提升了学习效果和班级凝聚力。

除了每周课堂的学习,管老师也经常在班级微信群中分享教学视频,便于学员在家也能复习所学内容。学员的练习视频,管老师也会及时给与指导,形成“课堂+云学”的混合式学习模式。

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重拾自信与社会价值。从最初的拘谨羞涩,到现在能从容展示才艺,实现了退休后的华丽转身。“走出家门进校门,终于实现年轻时的梦想。”一位学员在分享学习感受时说道。

桥牌班

桥牌班对广大老年爱好者有诸多益处。不仅可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延缓认知衰退、降低老年痴呆风险,还可以加强社交互动,为老年人创造社交平台,巩固提升老朋友感情,结交新朋友,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同时,有助于文化的传承,桥牌作为一种智力运动,具有独特的魅力,桥牌班的开设,有助于桥牌文化的传承和推广,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浙江老年开放大学平湖学院桥牌班有效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吸引专业桥牌人士参与教学,充分利用教学设施,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良好氛围,让广大中老年桥牌爱好者收获牌技、感受快乐、放飞心情,同时把高雅的桥牌精神发扬光大,为和谐社会发挥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智能手机应用班

陆老师结合了课件和实际操作,向老年学员们讲解并演示了手机基本功能的操作,耐心地向老年朋友们讲授大家最热切关注的内容,比如:微信交友,如何用剪映剪辑视频以及如何滴滴打车等等。由于年龄的关系,老年人的接受能力有限,所以一个内容需要不断反复操练,陆老师不厌其烦,耐心解答老年朋友们的问题,课堂氛围十分热烈。通过开设智能手机应用培训班,让老年朋友们老有所学,老有所用,不被现代化社会淘汰,做新时代的老年人。

电钢琴班

电钢琴课本学期内容丰富全面,涵盖从基础乐理知识到实际演奏技巧的各个层面。对于初学者,电钢琴黄老师从音符、节拍等基础知识讲起,帮助老年学员快速入门;对于有基础的老年学员,黄老师则提供进阶技巧训练,助力他们进一步提升演奏水平。在她的课堂上,学员们总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和乐趣。电钢琴课程也为学员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平台,在音乐的陪伴下,让老年学员们度过更加充实、美好的银龄时光。(浙江老年开放大学平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