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 “一带一路”——浙江机电技师学院与巴基斯坦开启技工教育合作新篇章
时间:2025-07-16 来源:

7月12日,中巴职业教育国际交流活动在浙江机电技师学院举行。巴基斯坦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主席、中巴产教合作卓越中心巴方主席古尔米娜·比拉尔·艾哈迈德(Gulmina·Bilal· Ahmad),中巴国际产教合作联盟秘书长阿玛尔·穆罕穆德(Muhammad·Ammar)等嘉宾莅临现场。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朱旦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麻剑波,党委委员、副院长陈利军、丁军凯、胡青玲,党委委员钱鑫鑫及相关负责人出席活动。

朱旦标致欢迎辞,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办学历程、办学规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国际交流等情况。他强调,中巴铁杆情谊深植民心,此次交流不仅是两国友谊的延续,更是技工教育与产业发展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深度对话。

他提到,学院扎根“世界小商品之都”“一带一路新起点”的义乌这方创业热土,深耕技工教育多年,在国际合作领域已与德国、韩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搭建起稳固的技能交流桥梁。他表示,学院的专业设置与浙江企业在巴基斯坦布局的制造业、能源电气等产业所需人才高度契合,能够精准赋能中巴产业合作。未来,期待与巴方携手共建技能认证标准、开发特色教材,让学院成为中巴技能人才培养的桥梁,为两国友谊与合作增添浓厚的技工教育色彩。

古尔米娜・比拉尔・艾哈迈德发表讲话。她高度赞扬义乌在产业发展及国际化领域所取得的卓越成就,同时也高度肯定了学院产教深度融合与国际合作模式的独特优势。

她介绍,巴基斯坦近3亿人口中30岁以下青年占比超60%,这支充满活力的群体亟需方向指引与技能赋能。基于此,巴方热切期盼借鉴中国技工教育经验,在三方面深化协作:推进师生双向交流,欢迎中方师资赴巴授课并派遣巴方师资来华进修;开发3-6个月以能力为导向的短期技能提升培训,结合企业实操快速提升技能,使广大巴国青年尽快奔赴产业一线;两国联合开发课程与培养标准,推动中国标准融入巴国职业资格体系。她期待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让技工教育成为中巴友谊新纽带,既憧憬更多巴基斯坦学子来华逐梦,为合作注入青春动能,也诚邀学院团队访巴,推动合作向纵深发展。

阿玛尔・穆罕穆德简要介绍了中巴产教合作卓越中心的组织架构、与中方院校的合作情况及巴基斯坦青年培训工作,同时表达了未来与学院开展人才培养合作的期待。

活动现场举行了合作意向书签约仪式。钱鑫鑫与阿玛尔・穆罕穆德代表中巴双方签约,这一环节不仅凝聚了双方的合作共识,更标志着学院与巴基斯坦相关机构的合作从意向探讨迈向实质性推进阶段,为后续务实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古尔米娜・比拉尔・艾哈迈德向学院赠送了承载巴基斯坦民族风情的纪念品,朱旦标代表学院回赠象征义乌商贸文化与工匠精神的拨浪鼓——这一赠一授间,不仅是两国文化符号的温情对话,更将中巴教育界的深厚情谊具象化为跨越国界的纽带,让铁杆友谊在器物承载的心意中愈发绵长,为双方技工教育合作埋下文化共鸣的种子。

来访团一行还深入参观了学院各实训场地,详细了解学院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参观过程中,双方围绕专业教学建设、工学一体培养模式、实训设备配置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与交流。

此次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学院深化中巴技工教育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将以此次合作签约为契机,积极推进与巴基斯坦相关机构的务实合作,在技能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精准发力,让中巴铁杆情谊在技工教育的深度交融中持续升温,为两国教育交流与产业协作贡献力量。(浙江机电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