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下午,杭州开放大学组织的2025年骨干教师培训班近30名学员赴慈溪市观海卫镇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当地社区教育创新实践成果。此次活动聚焦数字化学习、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融合等主题,通过专题讲座、红色基地研学及乡村教育案例考察,为骨干教师提供社区教育发展的鲜活样本。
调研首站,培训班走进观海卫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宁波开放大学慈溪学院沈腾侠副院长以《AI学习社群:终身学习的数字生产力》为题,分享了慈溪学院及观海卫镇依托人工智能技术构建全民学习生态的实践经验。通过打造“AI+社群”学习模式,当地社区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开发适老化数字课程,有效提升了中老年群体的数字素养与终身学习能力。
随后,培训班一行前往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宓大昌,在历史场景中感受社区教育的红色底蕴。通过参观革命文物、聆听抗战故事,学员们深入了解了观海卫镇将红色文化融入社区教育的创新做法。
在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瓦窑头村,学员们走进“小春的茶室”,聆听设计师闫春迪讲述“教育+产业”融合的乡村振兴故事。闫春迪以茶室为载体,将传统建筑改造、非遗文化体验与创业培训相结合,打造出集研学实践、文创孵化于一体的乡村教育空间,努力实现教育反哺乡村的良性循环。
此次调研活动通过“数字—红色—乡村”三维视角,全面展现了慈溪学院、观海卫镇社区教育的创新探索。杭州开放大学带队教师表示,慈溪的实践为开放教育体系提供了宝贵经验。未来,双方将进一步深化交流,共同探索社区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路径。(慈溪市观海卫社区教育学院 杜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