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课堂”赋能中职生成长:从掌握一个知识点到肩负一份健康使命
时间:2025-10-23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学生与“药王”孙思邈视讯连线,运用AI小程序精准定位耳穴……今天,2025年宁波市职业教育“三新”活动——护理活动在宁波东钱湖旅游学校(宁波东钱湖护理学校)举行,该校罗丹老师《仁心仁术,养护健康——耳穴压豆技术》一课融合科技、人文与实用性,令人耳目一新。她说,希望通过这堂课,让学生从掌握一个知识点,升华为肩负一份守护健康的使命。

耳穴压豆法是一种源于中医经络理论的外治疗法,通过将王不留行籽等微小药豆贴敷于耳部特定穴位,激活经络以调节脏腑功能,达到缓解疼痛、改善睡眠、调节内分泌等作用。

近年来,逐渐成为临床广泛应用的中医特色护理技术之一,不仅在中医医院广受欢迎,也逐步被综合性医院引入护理实践,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

在这一背景下,罗丹老师精心设计并推出了《仁心仁术,养护健康——耳穴压豆技术》公开课。“我们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临床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中医护理思维。在此基础上,我们与时俱进,推动中西医护理知识的融合创新,为护理实践注入更多元、更贴近群众健康需求的技术力量。”罗老师说。

本节课紧扣“AI赋能”与“产教融合”两大主题,巧妙运用数字人、AI定位程序等前沿技术,打造了一场沉浸式、互动性强的“耳穴探秘之旅”。课堂伊始,一段由AI生成的动画生动呈现了一位患者因失眠、食欲不振而求医问诊的情景,迅速将学生带入真实的临床情境。紧接着,画面切换至一场跨越时空的“视讯连线”——学生们与“药王”孙思邈展开对话,从古人智慧中引出耳穴压豆的理论渊源,既激发兴趣,又厚植文化自信。

在技术难点突破环节,罗老师聚焦“准确定位耳穴”这一关键问题。由于耳穴并非孤立的点,而是分布在耳廓解剖区域内的“功能带”,且因人而异,存在形态差异,传统教学中常存在定位不准、记忆困难等问题。为此,罗老师引入AI耳穴定位小程序,实现耳穴的精准定位。各小组使用程序完成定位后,系统实时投屏展示结果,进行小组互评与教师点评。AI助手“豆豆”全程记录学生操作过程,自动识别薄弱环节,并生成个性化学习档案,便于课后巩固提升。

课堂评价环节同样别出心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挑战任务后,通过“开盲盒”形式领取奖品,寓教于乐。

这堂课,因时代而生,因需求而变。在场观摩的王萍老师感慨道:“孩子最近正在接受耳穴压豆辅助治疗近视,眼科医生推荐尝试这个方法。今天课堂上讲的正是这项技术,真正把百姓的健康需求搬进了教室。”

罗老师认为,这不仅是一次课堂教学的创新尝试,更是对护理教育使命的回应。“时代在变,患者的健康需求在变,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也必须随之更新。希望通过这样一堂课,让学生从掌握一个知识点,升华为肩负一份守护健康的使命。”

24级护理中本专业的吴恩霖同学深有感触:“我父母长期受失眠困扰,现在我学会了耳穴压豆技术,回家就能试着帮他们缓解症状。更重要的是,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医的魅力和医学的温度,激发了我深入学习和探索的欲望。”

课后,同学们不仅被要求将所学的耳部保健操带回家中与家人分享,还将前往医院中医科、中医药文化馆等地开展实地研学,实现从课堂到临床、从理论到实践的闭环。(吴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