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佳节前夕,杭州市滨江区浦沿街道岩大房社区以一场精心筹备的“岁月鎏金,定格最美夕阳红”主题雅集活动,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社区敬老服务的新模式。这场于10月23日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的活动,不仅延续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更展现了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创新实践。

多元协同,构建社区服务新格局
本次活动的显著特色在于打破了传统社区活动“单打独斗”的局限,成功构建了多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服务网络。社区充分发挥枢纽作用,联动滨盛社区拾光照相馆的专业摄影资源、浦联社区美力妆点志愿团队的化妆服务、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医疗志愿者、滨江区文化馆的茶艺老师以及辖区党员志愿者的艺术特长,形成了跨社区、跨领域、跨专业的服务合力。


这种共建模式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更体现了现代社区治理中“资源共享、责任共担、服务共促”的先进理念。各参与方在服务过程中增进了解,建立信任,为今后持续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温情细节,彰显敬老服务新温度
活动设计的每个环节都体现了对长者需求的细致考量。针对出行不便的老人,社区提供上门接送服务,确保长者都能平等参与社区生活。这一贴心举措,让常年居家的老人走出了家门,重新融入社区大家庭。
在健康服务区,浙江中医药大学志愿者为老人们提供血糖血压测量和推拿服务,为后续跟踪服务提供依据;文化体验区,茶艺展示与古筝演奏相得益彰,让长者在艺术熏陶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摄影区和妆造区则通过专业团队的服务,为老人们留下了珍贵的影像记忆。

薪火相传,弘扬敬老文明新风尚
此次活动不仅是服务的提供,更是敬老文化的传承。党员志愿者与青年学生的积极参与,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互动的温馨场景。年轻一代在服务中体会敬老美德,长者在关怀中感受社会温暖,实现了敬老文化的代际传递。
未来,岩大房社区将定期开展类似活动,并建立长效机制,让敬老爱老不再局限于节日,而是融入日常社区服务的每个环节。当传统敬老美德与现代社区治理理念相融合,一幅“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和谐社区图景正在这里徐徐展开。这不仅是岩大房社区对重阳节传统的最好诠释,更是对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来思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