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喧嚣的当下,深度阅读是沉淀自我的修行,真诚分享是思想碰撞的火花。10月23日中午,玉环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见知阅读坊全体成员齐聚图信楼八楼会议室,开展本学期首次读书活动。活动由张丽老师主持,成员们携书分享感悟、交流教育思考,编织起教育者专属的知识与心灵网络。

跨越时空:遇见“鲜活灵魂”
张丽老师以舞剧《孔子》为引,推荐西岭雪的《原来你是这样的孔子》。该书以严谨考据和现代笔触,打破人们对孔子的“扁平化”固有印象,让“陈蔡绝粮时弦歌不辍的老人”“对弟子又爱又气的老师”形象跃然纸上。她认为,书中孔子关于成长的思考,至今仍能为教育者提供参照,助力读懂中国精神。
赵昕宇老师分享的是敦煌画院《敦煌如是绘》。书中61幅不开放洞窟、17幅特窟的1:1复刻壁画,展示了从北凉浑朴线条到唐代“反弹琵琶”的变迁,承载千年美学追求。更动人的是传承人的坚守:“一根线条、一抹色彩,都是数十年修行”,跟随书中方法学线描,能在喧嚣中寻得精神净土。
聚焦教育:汲取“育人智慧”
王继益老师以《毛泽东选集》为“教学指南”:读《反对本本主义》后,他“蹲走廊听学生聊天、翻作业找错题”,针对学生怕数学应用题的问题,从生活场景中编题;借《矛盾论》调整分组规则,解决男生打架问题;《为人民服务》让他领悟“教育是用一点光点燃另一点光”。
班主任宿玮涵从《我们内心的冲突》中获得启发:对“顺从型”学生,建“心理安全区”;对“攻击型”学生,“看见焦虑、肯定努力”;对“疏离型”学生,提供独处工作。林维银老师荐《刻意练习》,强调“拆目标、找反馈”助成长;吴辰老师借《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分享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策略。
触碰心灵:读懂“生活本质”
胡君煇老师借《白鲸记》反思教育“执念”;林怡彤老师聊《百年孤独》,提出“用爱与奋斗对抗孤独”;蔡其标老师荐《情绪管理》,教大家辨识情绪根源;丁一老师评《活着》,感悟“接纳不完美,泥地打滚后继续前行”;何欣宗老师用《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诠释“教育重塑思维”;许薇娜老师推荐的张伯庸作品,以幽默讽刺为活动添趣味。
活动尾声,成员们自由交流,后按约定提交交流稿。秉持“天堂应是图书馆的模样”的初心,此次活动让大家收获书单与新视角。未来,见知阅读坊将继续以书为媒,让深度阅读与真诚分享成为常态。(陈丽敏 陈泮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