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立交桥”上他们奔跑出衢州速度
时间:2014-06-27 来源:衢州日报
6月23日,浙江省高考分数线揭晓,衢江区职业中专2014年高考再创佳绩,129人高考,123人上线,上线率达95.3%,高出全省23个百分点,其中机械等3个专业考生100%上线。超分数线100分以上85人,超分数线200分以上37人,超分数线300分以上4人。
三年前,衢州市中考分数揭晓,当年参加中考的这129名考生,中考成绩都在普高录取分数线以下,最低的离普高线289分。面对名落孙山的现实,在家长的责备,同学的嘲笑,旁人的蔑视面前,他们沮丧,他们痛苦,他们哭泣。他们寻思:今生再也无缘大学了。
如今,上线的消息,如同世界杯一记超级世界波,令他们振奋,让他们快乐。他们大声疾呼:我也要上大学了!
6月26日,是高考填报志愿的日子,记者来到衢江区职业中专,探寻当年的这批普高“落榜生”的故事,是如何“华丽转身”成就大学梦的。
双胞胎殊途同归上大学
“我填的是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志愿,这样就能和妹妹在一所大学上学了。”青春靓丽,满脸笑容的邱海霞,家住衢江区大洲镇后祝村,是衢江区职业中专高职预科计算机专业学生。
“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们全家都来了。”父亲邱金树对记者说。记者看到父亲旁边站着一位长得与海霞一模一样的姑娘,一问才知道是海霞的孪生妹妹邱海燕。
三年前,妹妹海燕中考成绩考了534分,上了普高。而姐姐海霞中考成绩只有473分,离普高线有较大的差距。正当她左右为难时,衢江区职业中专老师向她解读了国家中职生通过单考单招也能上大学的好政策。于是,她报读了该校高职预科计算机专业。不久前,海燕参加了高校自主招生,被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录取。双胞胎姐妹,将在大学相聚在一起。
“学校管理严,老师水平高使我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邱海霞说。她今年的高考成绩565分,高出分数线312分,也是该校这次计算机专业高考成绩的第2名。这意味着,她填的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志愿,录取是板上钉钉了。
采访邻近结束,邱海霞要求记者给他们照一张全家福。“咔嚓”,随着快门按动的美妙声音,双胞胎殊途同归上大学的故事定格在幸福的瞬间。
“原来职校也能园大学梦!我想告诉那些刚参加完中考的弟弟妹妹们,不要为自己的成绩沮丧,梦想的道路有很多条,走哪条路都能赢得人生的精彩!”邱海霞说。
“十七个白富美”里的故事
最近,衢江区职业中专有一个取名叫“十七个白富美”的QQ群十分活跃,群里讨论的主要是各自三年前中考失败的迷茫和失落,三年高考路上奔跑的酸甜苦辣,现在实现大学梦的喜极而泣,未来上了大学的美丽憧憬。
“我们创设这个群,并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就是想吸引更多的网友加入这个群,通过沟通和交流,证明中考失败并不是世界末日,职校老师更艰辛的付出和自己的努力,顽石也会变成黄金。”群主姜佳琴说。
原来,“十七个白富美”是姜佳琴衢江区职业中专高职预科文秘专业的17名同学,姜佳琴是其中之一。
家住黄坛口乡紫薇村的曾欣同学是其中一员。“我当时中考分数离普高线差了78分,来到学校后缺乏自信心,学习一度跌入低谷。”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这一问题,该校每月在每个班级设立了一节“加油课”。承担“加油课”教学任务的是该校衢州市名师黄志宏,他找每个学生谈话,跋山涉水与家长沟通,精心制作教学课件,努力提高课堂实效。“黄老师的教导对我的鼓舞很大,学习有了动力,成绩也提高很快。”曾欣今年的高考成绩高出分数线133分,在填报自己心仪的大学上可以游刃有余。
“网上学习既方便又有趣,使我的学习成绩提高很快。”家住柯城区荷花东区的该校钟剑琴同学,是群里的活跃分子。刚进校时,她对学习总是提不起兴趣,自从学校建立了网上学习平台,她的学习兴趣倍增,成绩有了大幅度提高。
 奔跑,是为了新的开始
“我每天都要在这条路上走几个来回。”家住湖南镇元碫后村的杨乐乐告诉记者。杨乐乐说的路,是衢江区职业中专校园里从教学楼B区到校门口有条不足500米的路。衢江区职业中专的同学们,在这条路上挥洒下汗水,留下无数成长路上或欢笑或悲伤的青春印记。
6月26日,指导学生们填报志愿完毕,学校组织了学生在这条路上奔跑的活动。奔跑活动,师生们的热情很高,许多家长也加入了奔跑行列。“我们组织学生在这条路上奔跑活动,是为了提振信心,在人生之路更好地再出发。”衢江区职业中专分管德育的副校长说。
家住湖南镇破石村的该校电子专业郑志成同学,在这条路上来回奔跑了好多次。记者问他为什么如此兴奋时,他向记者透露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花絮。
6月22日晚,是高考成绩揭晓的时候,郑志成同学家里,往日一家人都是围着看电视,而今晚全家人焦急地围坐在电脑旁,一遍又一遍地点击着鼠标,焦急的等待着揭榜时刻的到来。23时39分,再一次点击鼠标,一串漂亮的数字映入眼帘:电子专业,570分,超出分数线整整238分。房间里顿时掌声雷动,家人欢呼雀跃,父母的眼里都包含了幸福的泪花。
这位3年前中考分数与普高最低录取分数线整整差68分,没有机会上普高的寒门子弟,今天却“金榜题名”,能不兴奋吗?
与郑志成同学有过同样经历的该校机械专业周乐同学,家住衢江区湖南镇埂头村。“爸爸妈妈这几天高兴得满地方跑,话语多了不少。”当初他离普高最低录取线少一大截,根本不可能上普高。“自己认为今生再也无缘大学校园了,心灰到底,走路也低着头,幸亏从报纸上看到中职也能上大学。”周乐告诉记者,他今年考了606分,超出分数线335分,爸爸正准备邀亲朋好友庆祝一下呢。
像周乐同学一样,越来越多的中职生在衢江区职业中专喜圆大学梦,随着教学质量的不断攀升,教育教学已成为该校老师播种爱心的温馨土壤,成为学生尊敬老师、感恩社会和亲人的甜蜜事业,成为学校改革创新、事业发展的有力推进剂。
记者手记:
许多家长认为上不了普高,就断了上大学的路,以为读职校是不能考大学的。而事实是:读职校同样可以上大学(本科、研究生),而且可能上理想的大学。
衢江区职业中专高考成绩的不断刷新高,意义不仅仅是有多少学生能上大学,它彰显的是一种教育理念、培养模式的转变与深化;展示的是衢州职教在高考立交桥上奔跑出的速度。而目前的情况是,与嘉兴等发达地区相比,我市通过职校上大学的学生不是多了,而是远远还不够,很多家长甚至都还不知道有这样一条上大学的路子。
正值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作出重要指示。他强调,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他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支持和帮助职业教育发展,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在《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十二五”发展规划》及省教育厅最新出台的《浙江省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方案》中就明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浙江将进一步扩大高职教育面向中职毕业生的招生规模,到2015年,中职毕业生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比例将达到30%左右,高职专升本比例达到10%左右,专业学位研究生年招生规模达到1万人。
而在我市2013年通过中职报考大学的学生数仅为1217人,升学率66.06%,本科上线率相对偏低。2014年我市通过加强中职高考教学研究等方法,使中职高考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但上升空间依然很大。
可喜的是,衢江区职业中专在这方面的积极尝试和奔跑实践,正是通过这种努力,不断地推动观念的更新,让读职校上大学,培养高技能人才,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和理念;成为让家长满意,提高职教吸引力的有力武器。(祝金林 杨斌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