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今年18岁,目前还是一所中职学校农学专业的三年级学生。一年前,她不顾家人反对,承包20多亩西瓜地,开始在田头创业。一位有着30多年经验的温岭种瓜师傅由衷钦佩:这个女孩子不简单!
日产西瓜8000斤,批发价每斤1元。看着一片大好的产销形势,被晒得黝黑的陈文娟,擦擦额上的汗水,开心地笑了。
在江山市碗窑乡达河村,有一片20多亩的瓜地,长势喜人。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很难相信这片瓜地的主人,就是今年才18岁的姑娘陈文娟。
陈文娟目前还是江山中专农学专业三年级的学生。从去年上半年开始,她边学习边在农田里创业,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瓜农。
起步创业三位温岭老板为她提供资金
陈文娟是江山市碗窑乡达河村人,在读初中的时候,她就想长大后回到农村,开创现代农业。三年前,江山中专新开设的农学专业开始招生。当时,中考成绩不错的陈文娟毅然选报了这个专业。
去年,三位温岭种瓜老板在陈文娟的老家租田种西瓜。陈文娟有空就去给他们打工,瓜地上所有的活她都干过。去年暑假,陈文娟还和他们一起到上海卖西瓜,三天时间,她一人就销售了三万多斤,让几位老板刮目相看。
熟知了西瓜种植和销售套路之后,陈文娟有了自己种瓜的想法。可她刚把想法说出口,就遭到了父亲的反对。父亲不支持也是有理由的,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家能做什么事,毕业后能到外面打工赚点钱就很不错了,还要创什么业。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小村里,以前从来就没有人成片种过西瓜,更别说是一个女孩子,而且一种就要种几十亩。
尽管家人不支持,但陈文娟认为,要创业就要早起步,如果在外面打几年工再回来就太迟了。20亩瓜地,投入成本大概要5万元。陈文娟把种西瓜创业的想法告诉了三位温岭老板,没想到,三位老板二话没说,当即同意凑5万元借给她种瓜。
用这5万元,陈文娟租了24亩田,购买了水泵和塑料大棚等。另外还有肥料和农药等的钱没有着落,她和农资老板商定,先赊账,等瓜地出瓜了再支付。就这样,这位18岁的在校女生有了自己的一份产业。
智慧感人:温岭种瓜老师傅乐为她打工
在陈文娟的瓜地上,有一位老农叫江贵方,54岁,是温岭市一位有着30多年种瓜经验的技术员。他现在成了陈文娟的第一位员工,月薪2000元。
瓜地里除了种西瓜,还种各种蔬菜,陈文娟还在瓜地的四周挖了一条半米多宽、半米多深的沟,里面放养鸭子。这一种养殖结合的方式,让人觉得很奇怪。就连温岭的瓜农也说,他们从没有这样种过。但陈文娟的想法是,西瓜地里总有一些烂瓜,不好处理,挖个大沟,放养鸭子可以消化烂瓜。同时,瓜地四周的深沟还可以起到排水的作用。前两天下了一场大雨,这条沟就让她减少了不少损失。
江贵方对陈文娟的创业非常支持。早在两年前,陈文娟就认识了他,并且经常跟着他学习种瓜技术。“小陈很勤奋,一学就会,很吃得起苦。”江贵方说,这个女孩子不简单。
去年,和江贵方一起来江山种瓜的几十位老乡都转移了,但他却留了下来,他答应给陈文娟打工,帮她一起打理这20多亩瓜地。
虽然种了一辈子的西瓜,但江贵方对小陈的种瓜技术还是很欣赏。他说,像小陈这样配套种瓜,种养殖结合的做法不多见,这样的综合效益更高,但对技术的要求也更高。
技高胆大:女孩立志在广袤土地里创大业
今年是陈文娟的瓜地产出的第一年。6月初那几天,她每天要收8000斤西瓜,每斤批发价1元。可丰收的喜悦没持续太久,陈文娟遭遇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先是连续几天的大雨,几万斤西瓜受损。接着又是小偷光顾,把她8亩地的西瓜摘得一个不剩,损失又是几万元。可恨的是,小偷还把许多西瓜藤给踩死了。
连续的打击没有击垮陈文娟的意志。那几天,她天天晚上和母亲一起在瓜地巡逻,通宵达旦,不知疲倦。遇到雨天,她自己手摇柴油机抽水,一样干得风风火火。赤脚下田,头顶烈日,见过她的人都说,这个女孩了不起。
其实,这已经不是陈文娟头一回创业了。两年前,她就和三位同学看中了浙江大学的一项新技术,合伙并联合了社会人员申报了江山市农联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目前正在紧张地运作,承接菌种接种业务。
去年上半年,在种西瓜之前,她投入了1000多元,租了一亩田,接了一合作社的种菌业务,想自己试一试,结果还是亏了本。
“失败没关系,积累经验最重要。”陈文娟说,在职校学习的这几年,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她相信科学农业能致富,关键是有没有信心,敢不敢实践。现在,除了关注田头,她还时刻关注农业和市场的信息。
近一年的创业实践,也让陈文娟学会了不少。“以前从来就没有想过创业除了资金和技术的因素外,还有这么多的问题。现在,我不得不考虑创业环境。”陈文娟说,碰到了困难,她并不怕,她有思想准备。
陈文娟告诉我们,目前她正在联系外地,准备到其它地方租用100多亩地,与别人合伙,借力发展。同时,还要发展多种经营。
眼下,除了种西瓜外,陈文娟还种了2亩西红柿和2亩葡萄,这些都是高效农业的新品种,她对这些项目都充满信心。她相信,只要付出努力,广袤的土地一定会带给她丰硕的收获。(汪培坚 周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