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通培养”为啥“叫好不叫座”
时间:2016-08-23 来源:中国教育报

始于去年试点的“贯通培养”,是北京市教委为探索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新路径而推出的重大改革项目,通过中招录取,由高中、中职、高职和本科进行联合培养。据媒体报道,在招生咨询阶段,该项目曾“受家长热捧”。然而,记者近日却了解到,今年该七年制贯通培养项目的8000个招生名额只招来了一半的学生,实际录取人数仅达到招生计划的52.3%,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意外现象。(《中国教育报》8月5日头版头条)

如果单纯地浏览新闻标题,关于“贯通培养”的这则新闻确实不能给人带来正能量,甚至还会让人联想到改革失败、决策者“拍脑袋”等负面词句。招生计划用不完,供求关系倒挂,显然无法证明改革项目的成功,但若就此认定“贯通培养”走错了路、没有出路,需要“拨乱反正”,则很容易陷入管中窥豹、断章取义、因噎废食的境地,务须谨慎对待。

据北京教育考试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填报“贯通培养”计划项目提招学校的考生数量达到2000余人,实际录取1180人,报录比达2∶1,充分显示了该教育改革项目的受欢迎程度。在此基础上,北京市在今年继续推广这一项目,是有一定基础和依据的。然而,同样一个项目,去年“门庭若市”,今年却连基本的招生计划都用不完,冰火冷热两重天,个中缘由值得多层面、多角度反思。

其一,项目设计的出发点需要回归本初。最近几年,关于架设职教“立交桥”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各地构建现代职教体系的改革尝试也一直在蓬勃开展,很多创新项目赢得了较好的社会认可。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许多学校关于“贯通培养”“联合培养”的招生宣传中,其广告词却不约而同地主要集中在“免试也能上大学”“不参加高考也能读本科”“初中毕业也能直接升本科”等看似煽情、实质自贬的词句上。也许大家说的都是真话,也许此类“大白话”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旨在为职校学生找到一条多元的上升通道,架起别样成才的“立交桥”,但其最终的负面影响却不容小觑。起初,很多家长是抱着“讨便宜”“走捷径”的心理选择“贯通培养”“联合培养”项目,到后来,当全社会的人(尤其是用人单位)都知道这样读出来的本科“门槛太低”“不值钱”,于是,大家在报考时产生犹豫或直接拒绝也就不难理解了。所以,站在教育主管部门的角度,我们更应当重视指导学校了解和把握项目设计的出发点,学制的延长、培养方式的复合,都是为了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不是“帮助”学生投机取巧地获得文凭。

其二,试点学校不能只重招生、不重培养。关于中高职衔接培养,近几年各地探索的人才培养模式多种多样,如“4+0”“3+3”“3+2”“3+4”“5+2”等,与传统的中职3年、专科3年、本科4年等固定学制相比,这些“复合”学制显然对各个学校来讲都是新生事物,如何将创新的工作做好,把不熟悉的项目有序推进,这不仅考验学校的工作能力,同时也考验着态度。现实中,许多学校只重视招生,而普遍忽视后续的人才培养。这些院校往往并非因为缺乏专本科教学或多级培养的经验,而是在思想上根本就没有重视,没有把应该做的做好,没有处理好作为新生事物的“贯通培养”“联合培养”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处处给人以应付敷衍的感觉。加之部分本科院校视“中高职衔接”为多余之事、额外负担、“吃力不讨好”,对其有本能的歧视和变相抵制,自然很难全心全意地做好这一项目。而作为改革项目的直接体验者,前届进校的学生在感悟了真相之后,其现身说法的反面宣传,往往会影响了后来的学弟学妹报考。

其三,把握95后学生的学习心理非同小可。从实际情况看,目前选择“贯通培养”项目的,大多是由家长作主,目的是让孩子能够“不用吃苦”就能顺利拿到一张专科、本科文凭,以便在就业时能占点便宜,因而家长们更在乎最终拿到的学历“有没有用”,而不在于孩子在学校是否能够学到东西,更不管孩子是否乐意接受这个项目。但是,孩子们的想法就不一样了,尤其是95后、00后的他们自有主见,也更加任性,既没有义务为家长去挣文凭、挣面子,也不会委屈自己花七年时间在同一所职业院校里浪费青春。同时,这些孩子更习惯于“碎片化”地接收信息,“快餐式”地粗浅学习,根本无法忍受超长学制的折磨,所以,很多有个性的学生会自己主动拒绝报考“贯通培养”,这也是“贯通培养”受冷的重要原因之一。从这个层面上看,学生不愿报考,并非就是这个项目“不好”,而只是许多95后的孩子们“不喜欢”,因而我们在“备餐”时就需要因人制宜,更多地考虑学生的意愿,而不是想当然地猜测或“安排”他们喜欢。

其四,教育主管部门的“推普”思维有待改进。众所周知,眼下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新生事物的普及、对改革项目的推进,其思维方式通常是“先点后面”“循序渐进”,先在部分学校或地区做试点,再逐渐地全面推开;在数量控制上,也大都是先放少量计划试点观察,如果反响不错,再“逐年增加”。从方法论来讲,这个思路本无过错,而错就错在没有为“逐年增加”设置科学的“上限”和增长速率。出于快速推进和早出成果的考量,在很多省份,只要试点学校有意愿,主管部门通常都不反对,都能比较容易地增加招生指标,而唯独忽略了学生的报考意愿和市场需求。实际工作中,有不少专业或区位、体制处于弱势的院校,招生形势不够乐观,大都希望通过疏通关系多要招生指标,以“打折录取”方式完成心目中预设的低层次目标。毫无疑问,这样的学校多了,总体招生计划便会呈现“爆炸式增长”,“完不成”也就在情理之中。以北京的“贯通培养”项目为例,该项目创造性地集成了优质高中及本科教育资源,2015年6所项目学校的招生计划共2190人,总计录取1180人,计划完成率为53.9%。而今年不仅项目学校增加到12所,招生计划也一下子增加到8252人,比去年增加6000多个名额,大大超出社会总需求,于是便不可避免地在总体上呈现出“招生计划用不完”“贯通培养受冷”“叫好不叫座”等现象,进而对社会形成误导,甚至影响社会对职业教育的正确认识。显然,“有增无减”的行政思维和缺乏控制的计划审批是导致项目受挫的根本原因。

诚然,正确地评判、引导一个改革项目,远非一文所能全面阐述,需要全社会集思广益、共同推进。只有知彼知已、立足实际,我们的决策才能更科学,方案才能更完善。(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