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二次创业”的加油站
时间:2016-09-21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

绍兴市柯桥区社区学院

“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于2008年8月启动,至今已成功举办十七期培训,每年上、下半年各开办一期培训,平均每年培训达到2000人以上;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培训课程体系、自主研发了实用的培训教材、创建了一支优秀的讲师团队伍。

一、背景意义

柯桥区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品专业市场——中国轻纺城。中国轻纺城如何实现“转型升级”,轻纺城经营户如何实现“二次创业”,最关键的是要提升经营户素质,只有与时俱进,引进现代经营方式,中国轻纺城才能实现新的发展。

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的目标定位为:通过培训,向学员传授现代商务手段、国际商业语言、专业技能和现代经营理念等知识和能力,提高经营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构建中国轻纺城的终身教育体系,为轻纺市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培训的对象定位为:中国轻纺城的经商(含境外)人员和愿意参加“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培训的轻纺城市民。

二、内容方法

(一)创设培训课程体系

1.以满足经营户学习需求为导向,设置培训课程。

通过各种途径向经营户(市民)开展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或通过网络进行“点菜式”预订,整合确定三大类培训课程:一是专业技术类课程(“织物分析”“外贸单证”等);二是贸易语言类课程(“商务英语”“外贸韩语”等);三是基本技能类课程(“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课程的设置着眼于经营户在平时贸易经营中比较实用,能提供实际帮助。

2.以满足经营户学习需求为导向,实施动态化课程。

培训课程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有不断的拓展深化,随着时间推移或结合学员需求,课程内容进行不断的动态调整。

3.以满足经营户学习需求为导向,开发培训教材。

开发编印了实用有效的“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系列教材共9册,深受培训学员的喜爱。并且经过不断积累、提升,于2013年12月被评为浙江省社区教育优秀教材。

(二)创建优秀师资队伍

创建了一支以柯桥区职教中心优秀专业教师为主,以来自企业一线技术人员、民间高手为辅,以本地高校教师为补充的讲师团队伍,数量充裕、责任性强。像“织物分析”教师孙文虎,来自绍兴科旺纺织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面料设计的一线高级工程师,“面料绣花制版”教师周瑾,是拥有一个制版公司的老板,“外贸韩语”教师娄争臻则是绍兴一个著名韩语培训机构的首席培训师,他们的一线技术及志愿教育的高度热情,激起了学员对培训的高度关注。

(三)创新培训管理办法

采取动态管理的方法,即学员确因有事(工作、应酬等)缺勤3次以上,便进行短信联系,鼓励其继续参加培训,仍旧保留其学额;同时接纳中途插班学员,随时为其建立学籍,保留其有效考勤。确定培训出勤率达60%为培训结业的必备条件。

三、实施过程

(一)政府重视,组织先行

2008年8月,县教育局和县轻纺城建管委联合发文《关于“全面启动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加快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绍县教职成[2008]141号)、《关于成立“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领导小组的通知》(绍县教职成[2008]148号),提出素质提升工程的要求,明确了工作领导小组,为素质提升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2011年12月,教体局和县财政局联合专门发文下达培训专项资金(以后每年一次下文),以确保工程持续深入推进。

(二)跟进调研,创新管理

1.组织调研,保障需求导向。及时下市场向经营户征询培训专业设置的建议;每期向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征询学员意向和建议,以调整课程内容。

2.学员干部,协助培训管理。每个培训班产生班干部(班长、副班长、组织委员),协助培训教师进行培训组织管理。

3.搭建平台,培育培训文化。创建培训班级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营造优秀培训文化,集聚正能量。交流平台为培训管理员、教师和学员创造相互交流互动的便捷途径,同时学员还能在群上分享学习的心得、生意的经验,营造了培训班其乐融融学习氛围,增强了学员对培训班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吸引力。

(三)不断提升,打造品牌

我们一直注重理论的思考,不断地作出理性的总结,以科研为引领不断推进素质提升工程的纵深发展:

2009年12月,“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被评为浙江省社区教育优秀实验项目;

2013年12月,“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系列教材”被评为浙江省社区教育优秀教材;

2014年6月,“市场经营素质提升系列课程”被立为浙江省社区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建设资助项目,于2016年6月完成建设;

2016年3月,《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的实践与探索》被评为2016年绍兴市职业教育成果一等奖。

该项工程受到了省政府郑继伟副省长、教育厅刘希平厅长等领导高度肯定;被《中国教育报》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

几年来,素质提升工程已成为富有影响力的社会服务“绍兴品牌”。

四、成效影响

素质提升工程从2008年8月启动以来,每年开办两期培训班,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十七期培训,约1.5万余人次享受了免费培训,众多经营户都由衷地赞叹她为“一场及时雨”。

素质提升工程从2008年8月启动以来,每年开办两期培训班,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十七期培训,约1.5万余人次享受了免费培训,众多经营户都由衷地赞叹她为“一场及时雨”。

(一)学习帮助他们转变理念

经过培训的轻纺城经营户,经营理念及现代经营意识有了极大的提升,都大胆地从相对陈旧的实体店铺经营模式转化成“互联网+”或实体店铺兼“互联网+”模式。

(二)学习成为他们迫切需求

退役士兵陈炬峰回乡后从零基础学起,学习了织物分析、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课程,现在从事外贸生意开始得心就手。

张清华、张丽华两姐妹女承父业,从最原始的经营方式和手段做市场交易,学了织物分析等课程后经营意识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对织物的分析也不再是最原始最传统的“用火烧、用鼻闻”土方法,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三)学习助推他们成就事业

王军涛是新柯桥人,2006年到柯桥后,与人合作开起了一家门市部,从事纺织品经营。他一边经营一边学习,参加了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的学习班,不但学会了织物分析、染整基础等纺织品经营的必修课,还学习了一门阿拉伯语言。2015年,王军涛已独立成立了一家公司,每当阿拉伯客商上门,他都能熟练地和他们进行交流,贸易做得红红火火。

刘衍生可称得上素质提升工程的金牌学员,不但参加了外贸单证、市场营销、会计基础等专业的学习,还把自己的“另一半”动员来,把无人看管的儿子带上进入课堂参加学习。他说,在轻纺城掌握了纺织品经营各项技能,他的生意便能如虎添翼。

(四)学习是追求时尚的脚步

每年4月和10月这两个气候宜人的季节里,中国轻纺城总会有一片不夜美景:经营户每天晚上都会涌向学校,在这个特殊的晚间学校内学习交流;在QQ、微信社群上,进行学习的分享、生意和生活的互动。这个经营户“十分钟学习圈”,正是令人向往的学习型社会的缩影,是市民追求“时尚、印象、幸福”的坚实步伐。

五、特色亮点

(一)把准脉搏迎合需求

席卷全球的2008年金融风暴之后,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广大经营户经受着严峻的考验,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犹如雪中送炭,推出了实有用效的培训课程,切实提高经营户经营管理的素质和水平,广大经营户都喜称她为“一场及时雨”。精准把握市场需求,这正是该项工程坚持八年并持续发展的原因。

(二)创建崭新教育模式

该项工程使教育资源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培训教师做好教学培训工作的同时,在与市场一线的经营户交流中倒逼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真正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白天书声琅琅的校园,晚上也不再安静,总是灯火通明,还不时传出读书声,在这里,经营户学员们能习得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一个“日校办夜校,一师兼二教”的崭新教育培训模式已经形成。

中国轻纺城经营户素质提升工程为广大经营户(市民)搭建了在家门口学习的新平台,我们将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着力提升市民的城市归属感,提升市民对品质生活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为推进“时尚柯桥、印象柯桥、幸福柯桥”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