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柯桥:三次创业“布”满全球
时间:2016-10-1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王伟是土生土长的绍兴人,在家门口的柯桥轻纺城,他的公司“蜗居”在不到10平方米的商铺里。但这块巴掌大的地方,每年的成交额超过五千万元。

王伟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混杂着绍兴当地以及印度、中东甚至非洲等地的发音。他笑称,“这是这里的标准口音”。

事实上,在这个全球规模最大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如果外语不那么灵光,就可以用手势来表达;手势再不利索,就直接用面料“说话”。

总面积达372万平方米的柯桥轻纺城,类似王伟这样的贸易公司共有8000多家,客户遍及全球187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布”满全球。

据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统计,今年前8个月,轻纺城成交额835.35亿元,同比增长9.0%;联托运货运量接近300万吨,相当于每天往外发送20车皮载重的面料及成品。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低端订单逐渐外流、劳动力等要素成本逐年上升的背景下,这个成绩实属不易。

轻纺城“逆势”走高的背后,是柯桥区委、区政府扎实推进轻纺城“三次创业”的决策部署:以面料研发、创意设计两大创新流为引领,以市场智慧化升级带动产业时尚化和城市国际化。

浙江凤凰庄纺织品有限公司也处于自己的第三次创业阶段。这一次,他们砍掉了三分之一的直销公司,专注于一站式服务的面料超市。

这家曾喊出“一个月之内,面料销售不畅无条件退货”的企业,预判传统销售模式竞争将愈加激烈,库存将愈加严重。2012年,创造性地开启面料超市这一销售模式,试图打造面料行业的“苏宁”和“国美”。

身处凤凰庄面料超市,感觉更像一家大型时装店。这里的时装全部是设计师设计的单品,尚未走向消费市场,只是向服装企业展示面料和成衣效果的载体。

“2012年,我们九成业绩来自传统销售模式,现在九成业绩来自品牌经营。”公司总经理姜朝树说。

轻纺城距离杭州G20峰会主会场仅30多公里,很多企业借机“蹭会”,其中就包括吉麻良丝。

这家主打大麻纤维的面料企业为峰会安保人员配备了3800套工作服。

“9月初的杭州依旧闷热,而我们让来宾嗅不到你的味道。”吉麻良丝总经理黄金波绘声绘色地说。

为缓解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士烂裆的痛苦,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曾将大麻纤维制成内裤进行配发。

吉麻良丝创始人季国苗也曾为脚气苦恼,直到部队的朋友送他一双“神奇”的袜子,于是他下决心将这种“强力”抑菌吸汗的纤维进行民用化生产。

在纺织产业链条中,原材料的研发最具挑战性。脱胶、精纺、混纺……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攻克大量技术难题。

依托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东华大学等单位的技术支持,吉麻良丝用6年时间潜心研发,如今迎来收获期。2013年,大麻纤维产品营业额仅40多万元,2016年有望突破一千万元。“最重要的是,大麻纤维的行业标准由我们来定。”黄金波自豪地说。

4年前,绍兴姑娘屠俊离开上海时尚圈返乡创业,带着她的团队入驻柯桥创意大厦,如今已成为轻纺城的大牌设计师。不久前,凤凰庄老板找到她,希望她用庄里的面料进行设计,作品在面料超市展示,销售业绩各自分成。

除了运营公司,屠俊还在当地社区开办了时尚生活体验店。精美的时装,搭配拉花的咖啡和自创的油画,俨然是时尚元素的集聚地。“既卖服装,也卖生活,”屠俊说,“柯桥鼓励和推动自主时尚品牌的发展,让我们设计师看到了广阔的前景。”

入围浙江首批六大时尚产业建设试点基地、举办“柯桥时尚周”、发布全国首个纺织品时尚指数“中国·柯桥时尚指数”……逐渐浓厚的时尚氛围,吸引越来越多的设计创意力量入驻,为这座城市不断注入时尚血液。

截至目前,轻纺城累计引进创意企业377家,创意人才4000余人。

“轻纺城+时尚创意”只是推进“三次创业”的抓手之一,面向2020年再“造”一个轻纺城的目标,“轻纺城+实体市场”、“轻纺城+电子商务”、“轻纺城+现代物流”、“轻纺城+会展经济”等板块正在同时推进。

尽管电子商务日益发达,但在面料行业,看得见摸得着才是做成一桩买卖的基础。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像王伟这样的传统商户会对国内外各类面料展趋之若鹜。

“原先只盯着广交会、上海面料展等,因为那里人气旺,潜在客户多。现在我们越来越重视家门口的机会。”王伟说。

“布满全球”对接会、春秋两季纺博会……这些柯桥本地的展会平台,含金量越来越高。

如今,走在柯桥热闹的街头,很难区分哪里是市,哪里是城。

“市在城中,城在市中。产城高度融合是我们柯桥引以为傲的地方。”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一位负责人说,“轻纺城是柯桥的立业之本、立城之本。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不断积聚商气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