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景民:富春山水让我沉醉
时间:2017-06-27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2006年夏天,39岁的代景民从老家河南永城来到富阳,成为富阳职高(现富阳学院)的一名文化课教师,一晃就是十年,作为新富阳人,代景民以文字的形式表达着对富阳的情意。

“移居富阳整整十载,总有一种要写点东西的冲动与欲望,来记载这里的生活……”代景民写下这段文字作为题记,题记之后的内容则满是他在富阳的所见所闻所思。从攀登鹳山、森林公园、龙门山到上官吃笋、漫步黄公望隐居地,代景民把在富阳的经历记录下来,这是他在富阳十年生活的证据,也是他对富阳这片土地深沉的情感流露。

慕名而来,被青山绿水吸引

“我教了20年的书,前10年在家乡永城市的普通高中任职,后10年就来了富阳学院。”代景民在家乡任教期间参加了考研,在2003年考上了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临近研究生毕业,当大家都在考虑以后的职业规划时,代景民的一个同学给了他建议。“他说富阳职高正在招文化课老师。”代景民说,给出建议的这名同学就任职于富阳职高。“当初他告诉我,富阳职高就在西湖边上,来了之后才发现离西湖远着呢。”代景民笑笑说。

毕业后,代景民便携家带口来到富阳。但举家南迁并不是件简单的事,“当时,妻子是极力反对的,后来还是执硬币帮助我们下定了决心”。他说,起初妻子的妥协与现在的状态完全不同了,这里的一江春水,满山竹海,温润气候,让妻子乐不思蜀。

而代景民为何会选择到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开始全新的生活呢?他将理由归为两点,首先是因为慕名,富阳离杭州近,山清水秀的环境是他向往的,“虽然与西湖的距离没有当初设想的那么近,如今看来,也算是西湖边上的小城了”。其二是个人最现实的打算,代景民坦言在老家任职时,工资并不高而且常常存在拖欠的情况。“富阳经济实力比老家要好,对教育重视程度也高”,他说,事实证明,当年的选择是正确的,他的两个小孩都考上了研究生。

教学之余,坚持写富阳游记

代景民在富阳学院主要教授语文课,此外,还负责学校的教科研辅导,一年到头,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在忙碌的教学之外,代景民心里存留的文学爱好一直没有弄丢。“我以前是学校萌芽文学社的社员,记得在1989年的时候曾在《豫东文学》杂志上发表过诗歌,当时还得了30元稿费。”他回忆道,第一次的诗歌发表给了他极大的鼓励,他内心的文学种子就从那时开始成长。

在定居富阳长达十年的生活中,代景民写下了关于富阳的20篇游记、散文、诗歌,每一篇都是他的亲身经历与内心情感。“对于缺山少水的中原来说,这里的山与水似乎正巧补足了这种遗憾。”这大概就是代景民对富春山水的眷恋。他已经将这些年写下的文字做了整理,想要出本书,以外乡人的视角讲述富阳的美好。他撰写的第一篇文章名为《鹳山观水》,讲述了他到富阳报到的第一天,游鹳山的场景与感慨。富阳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他的眼中美得足以令他沉醉,也让他由此产生颇多人生感悟。“富阳学院有专门的登山队,经常组织登山活动,登高总能让人豁然开朗。”代景民的文章中就有许多是关于登山的,鹳山、森林公园、龙门山、九仰坪、大源亭山……

在代景民的文字中还有不少诗歌,比如这首《富阳抒怀》,是他初到富阳不久创作的。“调皮后生怪模样,偷懒耍滑搞笑狂。一个噶嗨威,一个法么在道。喝令众生把课上,摇头晃脑书声朗”。代景民坦言,刚到富阳学院教书时并不习惯,于是写下这样一些片段。“我非常喜欢富阳的环境,但当时学生的顽皮却让我很头疼。”代景民说,不过时间久了,他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学生相处,现在在生活、工作中自然已经是游刃有余。

“生长于中原,活在最江南。富足精气神,裕达江水恋。生根扎鹳山,命当有奇缘。阳刚七尺躯,光耀见伟岸。”在三万文字的最后,代景民为富阳写下了这样一首藏头诗。(许媛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