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立清:传承民间艺术是我一生的追求
时间:2017-08-02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浙江职成教网讯(记者 鲍云燕)一身黄衣,笑容可掬,杭州市上城区小营街道的鲁立清老师看起来是个普通的手艺人,实际却是一位“民间工艺美术家”,先后到十几个国家,把民间艺术带出了国门。

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上大学

鲁立清告诉记者,自己有一儿一女。1999年,自己和妻子来杭,家中孩子成了留守儿童。女儿还好,非常独立,成绩也挺不错,但儿子就不那么如人意了,成绩不是很好,又爱调皮捣蛋。“人活着,不一定要多有钱,但至少要做个好人。”秉持着这个朴素的信念,担心儿子学坏的鲁立清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将九岁的儿子送进了杂技学校。

“学杂技,训练的时候是真苦,不过熬过来,走出来就好了。他现在有自己的公司,走南闯北也去过很多国家了,还挺不错的。”说起儿子当时的艰苦,鲁立清脸上有点不忍,但儿子现在的成绩让他觉得自豪。女儿学习好,高考时考出580分的不错成绩,鲁立清夫妇也一直尊重女儿的意愿,支持她的学业,直到出国留学,毕业开公司。

“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上大学的。我不要他多有钱,我们手艺人,能过活就行。”鲁立清说。他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不是所有孩子都要上清华北大才算好。在学校学不到什么,不喜欢学习的孩子,就送他去学一门技术、手艺,就算考不上大学,至少不用担心就业。

学到老,活到老

如今54岁的鲁立清会吹糖人、剪纸、拉大片、快板、抛小球表演等20多项民间手工技艺。他介绍,很多原来都是不会的,看到觉得很有意思,就跟人家学来了。如人物剪影,50岁才开始学。人物剪影难度大,每个人形象千差万别,大到发型,小到五官,但接触到的时候,觉得学了这个会很有趣,很多人会喜欢。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中做,做中学,不仅有乐趣,还能获得别人的尊敬。”他认为手艺人是在不断进步的,进步方能获得更多的认可。

没有汗水,怎么会有收获?

鲁立清说,早期手艺人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职业,每天也很辛苦,但是因为自己喜欢,所以没有放弃,一直坚持锻炼技艺,现在文化传承越来越受重视,民间手艺人的地位也提高了。他的努力坚持,让事业迎来了春天。河坊街开的武大郎烧饼也是鲁立清的,烧饼的制作方法不断改良。他说这些年各地跑,知道哪里的烧饼味道好,就去学习技术。“没有汗水,怎么会有收获?”鲁立清说。

鲁立清表示,自己这几年坚持做公益活动,发现公益可以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做贡献、传承传统文化,自己会坚持做下去。

据悉,鲁立清于1995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颁发的“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2014年成立巧手工作室,20165月获得全国“最美家庭”称号,12月获得全国“文明家庭”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