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慕桢:助学育人坚守18年
时间:2017-10-10 来源:浙江在线

    今年中秋国庆去哪?组团旅游度假!每逢佳节,杭州下城区朝晖街道的独居老人王慕桢都选择如此热闹且时髦的方式过节,陪伴她的则是一群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王老师的学生。而在这些学生中,不少人曾是王老师爱心助学的对象。

  一张50年代的写字台、一只白色的流浪猫、一柜子泛黄的书籍,几乎组成王慕桢晚年的全部。

  1953年,为响应党的号召,19岁的王慕桢毅然放弃当医生的理想,投身教育事业,成为杭州高级中学一名数学老师,一干就是35年。而在退休后,她选择用另一种方式继续发挥人民教师的职业余热——18年间资助20多名困难学生上学。

  “助人也是一种育人。”王慕桢说,自己能为孩子们做的仅仅是不让希望的火光熄灭。

  王慕桢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家中还有4个哥哥和1个姐姐。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作为国家发展基底的教育事业更是存在巨大缺口。为此,党和政府号召广大知识青年出任教职,振兴教育。就读医专的王慕桢毕业时恰逢这股“支教”热潮。

  在杭州高级中学执教的36年里,王慕桢共培养了500多名优秀学子,其中还诞生了一位院士、数十位教授和高级工程师,以及科研、医疗、政法、金融等行业的大批精英。

  王慕桢所住的老房子不大,却有着一整面墙大小的书柜,里面整齐码放着老人与丈夫多年来收集的书籍。“我理科出身,但很喜欢文史类的书。”老人对每一本书都如数家珍,但她最珍贵的“藏品”还要属一本1938年出版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每次遇到困难和挑战时,就是这股信仰支持我们去拼搏。”

  在后辈眼中,今年83岁的王慕桢见证了国民教育前进的每一步,如同一部活着的中国教育发展史。而对王慕桢来说,自己所做的就是不忘初心,将一名教师的毕生所学倾囊相授给她的学生们,带领他们获取知识的力量。不过,王慕桢没有想到,自己的这份坚守竟成就了另一种形式的“奉献”。 1998年,王慕桢退休。她和自己的两个哥哥作出决定,成立“助学基金会”,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王慕桢回到熟悉的杭州高级中学,向校领导表达助学意愿。当时,在学校的推荐下,有3名高一学生接受了她每年4800元的学费资助,连续3年,直到他们高中毕业。那时候,王慕桢一个月的退休工资也才800多元,帮助3个孩子相当于6个月的退休工资。2000年后,学费增长,每年捐助的钱从4800元增加到了6000元,王慕桢一直坚持至今。王慕桢说,有很多孩子虽然家庭条件艰苦,但一心求学,这正是她助学的动力。“我的职业是教师,教师的天职是育人,虽然退休了,但不能停下育人的脚步,助学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育人。” 18年来,王慕桢已陆续资助了近30名困难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考取了国内的重点大学,还有的远赴海外留学。每每想到这些,王慕桢的心里就有说不出的高兴。

  王慕桢不仅仅是在经济上资助学生,还非常关注学生们的思想。刚开始是写信,后来她专门买了台电脑,学着和孩子们用网络交流。如今已经80多岁的王慕桢还能熟练地使用微信聊天。“多亏了孩子们教我,这样我们联系起来方便多了。”

  尽管如此,王慕桢仍细心保存着孩子们给她写的书信,发黄的信纸叠得整整齐齐,每封信的落款都是:您的孙子或孙女。

  在王慕桢资助的学生中,有一名男生名叫麻璋城,如今已硕士毕业定居上海。“我们上高中是在2000年前后,王老师资助我,帮我们家解了燃眉之急。”麻璋城说。现在,麻璋城从王慕桢手中接过爱心接力棒,与母校几名困难学生结了对子。“我受过王老师帮助,也想跟王老师一样帮助别人,只希望他们能安心读书,将来回馈社会。”

  今年,王慕桢又结对了新的资助对象。时逢“双节”假期,老人的学生们和接受过爱心资助的孩子们决定,带着王慕桢出门旅游过节,这是每年的“固定节目”,大家的默契仿佛已是约定俗成。

  王慕桢说:“去哪儿旅游,要玩哪些景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和我的学生们一起欢度佳节。”在老人看来,学无止境,助人也是如此,希望通过她和其他爱心人士,能为更多孩子点亮求学的灯塔,让孩子们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走得更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