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中职语文教研活动干货满满
时间:2019-10-21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10月15日,温州市指向中职核心素养培养专题教学和跨学科培育研讨会暨“智能+教研”骨干教师研修班研讨活动在柳市职业技术学校召开。浙江省语文特级教师戴智敏跨学科培育团队、温州市中职语文“智能+教研”研修班学员、县市教研员与中职学校骨干教师等50多人参加了教研活动。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专题教学专家讲座

15日下午,戴智敏带来了《指向语文核心素养培育的专题教学》讲座,她指出,即将发布的中职语文课标将以中职语文核心素养为统领,以专题架构课程内容。这给语文老师带来很大的挑战,但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实现转型的机遇。

基于专题的课堂教学要以任务为导向,以学习项目为载体,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升语文素养、培育职业精神。专题教学的基本特征是整合,是对知识点教学或单篇教学的超越与升华,能有效提升中职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在开始专题学习时,要将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学习情境整合起来,尤其是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背景下,更是要创设与行业企业相近的教学情境,探索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育与专业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新模式。将整个学习内容、学习过程通过专题设置于情境之中,从而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广泛而深入地开展学习活动。戴智敏建议大家多使用“之江汇”与“学习通”等智慧平台,通过“互联网+”的形式智慧教研,实现从个体优秀到群体卓越的跨越。

柯桥区职教中心教师李洁做了题为《跨媒介+语感专题教学》的讲座,围绕初见——用阅读在“纸间”与“指尖”、相识——我用我心荐轩辕、相知——我们的自媒体时代、相伴——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等充满诗意的文字四个环节,形象解读了专题教学。

慈溪职业高级中学教师余芳在《古诗文专题教学》讲座中,用文言言志,从以质定教、以文定教等角度,提出了“史传群英会”活动式设想等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跨学科培育之语文+计算机

10月16日上午,由教师孙一秋与叶思雨共同讲授了语文+计算机融合课《秋日思语——影视剪辑下的短诗创作》。孙一秋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引出秋天与诗的主题,要求学生根据图片与关键词创作诗歌。在学生初步掌握好诗歌变形手段后,让学生根据课前自己准备好的图片,以“秋日思语”为主题写一首微型诗。诗歌创作完成后,叶思雨指导学生运用PR技术将诗歌制作成音乐短视频。视频剪辑的硬技术加上温暖的诗歌软文字,让机房都变得秋意盎然,诗意诗情油然而生。

温州华侨职业中专教师张卉带来《戏为六绝句》,从诗歌的读写能力核心素养出发,运用直观的图片与现代名诗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诗歌的变形手法,学会诗歌创作。亲切的语调与轻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如沐春风。

据悉,此次跨学科培育研讨会,是戴智敏引领的中职文化课与各专业深度融合的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研讨活动之语文+计算机融合的温州地区专场研讨会。

“国庆前我们临时接到任务,要开一节语文+计算机的跨学科公开课,考虑到计算机班目前正在学习视频剪辑,但是作品花里胡哨没有灵魂,如果能够配上自己写的诗文做字幕,就能使作品富有创意与个性,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写诗的兴趣。 眼下秋意渐浓,诗歌的传情达意加上我们的名字,《秋日思语——影视剪辑下的短诗创作》课题就应运而生。

诗歌更直观,视频剪辑更富诗意,是我们追求的教学目标,在磨课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这种尝试确实带来了1+1>2的效果。但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互动学习环节过多导致操作课时间不够。于是我们开始做减法,删掉了一些互动环节。开课结束后我们发现整堂课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学生的互动交流环节,最后,语文课上的交流点评都放在了课后线上云班课上进行了。如何真正实现课堂上的互动与融合,将双师课堂与学科融合做到水乳交融、水到渠成,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一大课题,也希望通过名师引领,钻研业务,使自己专业化成长。”开课教师孙一秋、叶思雨讲述了跨学科融合课例背后的故事。

“智能+教研”骨干教师研修班课例分享

16日下午,温州市中职语文“智能+教研”骨干教师研修班学员,以中职统编教材专题教学进行课例分享。温州华侨职专教师郑小军分享了《从〈念奴娇.赤壁怀古〉联读苏轼词》课例,温州职业中专杨佳佳老师分享了《情寄西山宴游意——游记散文专题教学》课例,瓯海职业中专黄梦婷老师分享了《立足体式,微探小说专题教学》课例,永嘉县职业中专郑娟娟老师分享了《一往而情深——学情核心下课本剧思维的应用》课例,温州市中等幼师戴若琪老师分享了《语言文字专题任务式教学初探》课例。瑞安职业中专陈瑛老师作《科研与教师的成长》专题讲座,用自身的成长经历勉励研修班的年轻老师多反思多写作,做一个科研型中职语文老师。

温州市中职语文教研员黄黎茹作《以情境化实践活动激活文言课堂专题教学》讲座,从新课标与专题教学的角度出发,提出文言文专题教学的实施路径与策略。(蔡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