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飞: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全面深化产教融合
时间:2019-11-18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

——在青岛国际院士港“协同、创新、合作、共赢”合作研讨会上的主旨演讲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是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复兴的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强化战略导向和目标引导,强化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加快构筑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加强对关系根本和全局的科学问题的研究部署,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集合精锐力量,做出战略性安排,尽早取得突破。习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

对此,教育部及创指委积极响应切实落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上个月由教育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等12个部委办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落幕。这次大赛搭建起大学生创新创业生动实践大舞台,吸引了457万参赛大学生和109万参赛项目,总计124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生(高中生)参与其中。中国人民大学此前发布的我国首份《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在国家“双创政策”的引导下,随着社会各方对于大学生创业实践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大学生创业意向高涨,89.8%的在校大学生曾考虑过创业,18.2%的学生有强烈的创业意向。如此高的创业意愿,折射出当下我国创新创业生机勃勃的盎然景象。

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大赛一年比一年更全面、更国际、更中国、更教育、更创新,业已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大、影响最广、成果最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今年6月,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浙江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上透露,下一步大赛将更名为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目标是办成世界“双创奥运会”。

创新创业大赛如此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与产业链、价值链有机衔接的产教协同,特别是创新与创业的交融辉映。今后,当在现有扎实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全面深化产教融合。

第一,进一步提升对创新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感的认识。

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和最强音,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也是中国政府战略和国家意志。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仅如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征程上,令人欣慰地呈现出跟跑和并跑并存、一些领域领跑的崭新格局。但是,与世界强国相比中国在创新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以美国为例,从表面上看,似乎美国有的中国现在都有。如美国有雅虎(Yahoo),中国有新浪、搜狐;美国有亚马逊(Amazon),中国有卓越、当当、京东;美国有易贝(eBay),中国有淘宝、阿里;美国有谷歌(Google),中国有百度;美国有遥眺播(YouTube),中国有优酷、土豆;美国有脸谱(Facebook),中国有腾讯、人人、开心、字节跳动、美团点评、拼多多、快手、趣头条;美国有苹果(Apple),中国有小米;美国有优步(Uber),中国有滴滴出行;美国有特斯拉(Tesla),中国有比亚迪,如此种种,不一而足。但是,一看先后,高下立马可见。周知,是雅虎在先,搜狐、新浪在后;是谷歌在先,百度在后……,人家是leader,我们是follower;人家是引领、创新,我们是追随、模仿。进言之,在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诸多方面,中国与美国也处于很不同的应用层级,中国更多的是在生活消费级,而美国则是工业级、国防级和宇航级。

2018年的“中兴事件”带给中国人的心理震撼相当深远,作为国之重器的核心技术缺乏,原始创新不足是中国当下最大的隐患。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差距很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也只有5%,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诸如航空发动机、高端芯片、基础算法、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技不如人,根本出路在于全力提升原始创新创造力。

当前,我们正站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风口上,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健全基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支撑体系,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扎根中国创新发展的战略需求,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做出更多原创发现,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力争在重要科技领域实现跨越发展,实现从跟踪到引领的转变。

近年来,青岛在全局中谋划、在开放中谋划,在改革中谋划、在突破中谋划,全力革除阻碍创新发展的体制弊端,不断完善容错环境、培育求异思维、建立激励机制,强化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的鲜明导向,营造了创新兴市、创新兴业、创新富民的良好社会氛围,全球创新资源加速向青岛集聚,“创新”日益成为青岛的新名片。假以时日,青岛将在新一轮创新型城市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大放异彩。

第二,进一步深化对创业精神的认识

时至今日,很多人对创业的理解仍停留在诸如“创业就是创办企业”的认知上。诚然,创业可以是创办一家企业,或谋求一份职业,但创业更是开创事业,追求志业。创业不应仅为“稻粱谋”,如开一家网店或咖啡屋,解决生计,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殷实即安,创业应注重“业”的质地和品质。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训练有素的知识青年,应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和专业优势,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技术、高智能、高知识密集领域大展宏图,奋发有为,以创新创造引领创业,并充分发挥创投和创意的作用。据悉,今天的路演项目,绝大多是创新型科技含量高的创业项目,这很好。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创新绝不是聪明人的灵光乍现,聪明人也需要下笨功夫。创新需要工匠般的脚踏实地和吃苦耐劳,创新需要摒弃急功近利和投机取巧,创新需要坚韧不拔和百折不挠,所有这些都是创业精神的精华和要义。

第三,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

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三者关系中,大学、科研院所和企业应当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是大学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任务,大学更善于也更应该提出新科学理论、探索新技术方法,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紧扣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发挥主力作用。产业发展是企业在创新中的重要任务,企业更善于通过工程化、产业化和商业化,完善新技术的应用,开发推广新产品。大学和科研院所在科技创新中的“发现发明”作用,与企业在成果转化中实现产业“发展”作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基础。

产教融合的核心是融合,通过融合解决科研与市场需求脱节问题,缩短科研成果转化周期,更好地将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新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产教融合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瞄准企业创新发展的突出问题与现实需求,着眼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深化产业界、工业界与教育界、科技界多形式、多方位、多层次、多元化的密切合作,并使合作贯穿从单纯开发产品、提供技术发展到包括工艺流程、质量控制、专利保护乃至产品流通的全过程,进而实现“政、产、学、研、用、金”协同创新。

产教融合不仅能具备直接支持企业创新的功能,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哺科学研究,还可以通过产教协同育人,把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培养造就面向行业未来发展的学术精英、行业领袖和其他社会英才。

以培养“高精尖缺”人才为特色的青岛国际院士港,致力打造以院士为引领的高端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平台。当前,怎么充分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如何以实际行动助力建设科技强国?如何实现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针对这些问题,有许多实践需求要解决,有不少衔接环节可融合。青岛国际院士港在这些方面承载着重大使命,肩负着重要重任。

今天的研讨会围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新管理优化服务培育壮大经济发展新动能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化的意见》和《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等要求展开深入研讨,旨在围绕氢能与燃料电池、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装配式建筑、新材料等产业链,布局创新链,集聚人才链,打造资金链。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充分研讨,打造创新创业升级版,全面深化产教融合,一定会在青岛呈现新的面貌。(本文系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上海财经大学常务副校长徐飞11月16日在青岛国际院士港“协同、创新、合作、共赢”合作研讨会上的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