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打造特色工作坊“阶段晋级”新成长
时间:2020-01-10 来源:《湖州晚报》

在浙江信息工程学校,有着各种学生技术工作坊,这些技术工作坊按照“项目式·导师制”模式的特色发展,以培养学生专业技术技能和实践技术技能创新应用为主要目标,是集研究、应用、教学、训练、探讨、创新为一体的学生学习场所。

通过工作坊的培养实践,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培养了一批在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企业问题解决等方面的高技能人才。如互联网应用工作坊参加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网络安全项目获得浙江省第一名,全国第二名;数控技术应用工作坊每年为湖州当地企业完成产值300万以上的数控非标产品加工,训练了一批数控技术应用的高技能人才;电子产品设计与应用工作坊为企业改进的“电子喉”产品,获得全国文明风采创新大赛一等奖;工业产品设计与创客工作坊参加南太湖创客大赛获得最佳商业价值奖。

锻炼技能 提高素质

“经过工作坊的锻炼,我的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升很快,也正是那个时候的扎实基础,让我不断成长为现在的模样。”从高级工122班毕业的周兆国现如今已经成为苏州怡赛德电梯科技有限公司的电梯研发人员。在学校,周兆国也是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工业设计及创客学生技术工作坊的一员。

在2015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周兆国荣获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设计CAD)项目二等奖,在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青岛分赛区中,获得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工业产品CAD)项目全国一等奖。周兆国的一路学习中,有着工作坊的深刻影响。

为了让很多这样的学生发挥自己的天赋和汗水,获取机会与成功,浙江信息工程学校从工作坊的培养实践出发,开展以多学科知识整合的方式实现职业教育的“做学教一体化”,师生通过参与由浅入深与不同难度的创客实践项目,创造性的运用各种技术和使用各类工具完成项目,并由此提升在校师生的创客实践能力。

据工业设计及创客学生技术工作坊的汤叶飞老师介绍,除了参与技能竞赛外,工作坊的学生报名参加各类创客大赛。以南太湖创客大赛为例,他发现经过团队的合作过程,学生们既提高了技能水平,综合素质也提升不少,团队协作、自我反省和主动学习的能力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自我成长 不断学习

记者了解到,工作坊的形式不仅是学生的技能提升平台,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个不断自我成长的平台。在工作坊内,老师和学生共同承包项目,接触到企业一线的实际操作。在电子产品创新研发工作坊,沈晓峰老师和学生一起,并没有停止学习:“在工作坊承接项目过程中,我们老师能够接触到企业一线的实际操作,这对于教师的不断学习和成长都有着不小的帮助。”

互联网应用工作坊的杜鹏老师介绍,在课题《“云计算”移动学习在教学中的探究》驱动下,工作坊的学生积极参与帮助老师完成了移动学习资源的开发设计与课题的研究,共同搭建一个基于云计算、面向个人的移动学习平台CornSpring。工作坊老师经过一年的努力,完成了《动态网站开发》一体化课程校本教材编写和初步完成《“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研究》资源库建设,教材正在开发中。

不仅是负责工作坊的老师有了成长与收获,校内教师在工作坊的帮助下也收获颇多。工业设计及创客学生技术工作坊助力学校教师参加教学能力大赛,在教学能力大赛的训练中,有些零件和机器工作坊就直接能够生产,沟通方便,节约成本,效果还好,受到了参赛老师的欢迎。

校企合作 孵化晋级

在2018-2019年,浙江信息工程学校建设完成机电技术方向工作坊2个,信息技术方向工作坊2个,商贸技术方向工作坊1个,100%完成规划及验收要点6个;超额建设完成1个建筑类工作坊(教辅模型开发工作坊),1个烹饪类工作坊(地方名点传承与创新工作坊)。至今,在机电、信息、商贸、烹饪等专业方向上共规划建设了17个技术工作坊。

工作坊的模式按照“项目式·导师制”模式的特色发展,与企业对接更加频繁。在互联网应用工作坊团队中,共有8名学生分别来自ACCP15班级、信息技术151的学生,工作坊鼓励学生自我探索、发掘新的移动互联网项目,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作中。通过采用团队分组模式,学生主导完成了“德源中医门诊部”物联网系统架设、“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研究以及世界节能大赛——“网站设计开发”项目。

电子产品创新研发工作坊的学生团队也正在积极展开技术交流,参与校企合作项目,积极参与企业的服务技术改造。湖城大部分小区中定制LED显示屏设计与安装都是出自学生之手。

优盘设计、装载机设计、新能源小车设计、Inventor与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等项目也在工业设计及创客学生技术工作坊不断开展,让学生在步入企业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有竞争优势。工作坊的学“生在步入社会后,由于基础扎实,又经验丰富,基本都在本专业的道路上不断前进,没有从事脱离专业的工作。”汤叶飞老师说。(汤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