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变同桌 家长变“铁粉”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云蹭课”蹭出辐射力
时间:2020-03-25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网

“停课不停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云课堂”上线一月有余,涌现了一批特别的“旁听生”——学生家长,他们或是被实用的专业知识吸引,或是对医学科普很感兴趣,或是出于对大学课堂的好奇……一个月来,越来越多的家长“蹭”起了孩子的网课,化身教师主播的“铁粉”,学用相长把知识带进工作与生活。

《急危重症护理》:教会父母点燃护佑生命的星星之火

“爸爸你当伤员,妈妈你按照我的指示做……先观察伤员头部,看看有没有异物。没有异物,用毛巾覆盖伤口,伤员自己按压住伤口。丝巾对折后就成了三角巾,盖在伤员头部,沿眉毛上方往后包……”

这是3月18日,医学院护理185班学生金婷交出的《急危重症护理》课后视频作业。

急救包扎是一项应用性很强的学习内容,必须通过实践操作才能掌握。课上,任课老师潘超君直播演示操作各项技能,要求学生远程跟练。课后,她在“云课堂”布置作业——教会家人急救并拍成视频上传。

很快,同学们就积极发来各自的“教学成果”,有教弟弟包扎膝盖的,教妹妹包扎手臂的、也有教爸爸固定骨折的。没有三角巾和绷带,同学们就地取材利用毛巾、丝巾、红领巾、领带等作为替代品进行包扎,真实体现现场救护的随机性和灵活性。

医学院其他课程也开展了类似的学习。如一起学《临床营养护理》,教爸爸妈妈预防骨质疏松、缺铁性贫血;学《传染病护理》,教弟弟妹妹”甲肝的预防”;学《外科护理》,教骨折的外婆怎么尽快恢复……

“根据学习金字塔理论得出的启示,学习者通过‘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的学习方式,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潘超君说,网课模式下,给学生布置教会父母学急救的作业,不但能检验学习效果,还能将急救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锻炼学生健康宣教的能力,培养社会责任感。

医学护理类课程内容的普及性实用性强,网课突破了时空限制,吸引了非医学专业学生和社会人员参与学习,充分促进学校资源社会化转变的优势,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宣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理念。

《植物生长与环境》:现学现用为春耕备耕送去及时雨

农学院沈星宇的家在桐乡,父母经营着一家总面积达106亩的果蔬农场,以种植优质葡萄为主。从小在农场长大的沈星宇,高考后毅然选择了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今年是沈星宇大学第一个寒假,受疫情影响,市里的技术指导员不能实地指导,春耕备耕过程中许多专业问题无法解决。得知这一情况后,园艺技术专业的党员教师方勇利用钉钉直播、微信交流等方式为沈星宇一家开展技术“云”指导,为抢占农时、做好果树管护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植物生长与环境》课堂上,沈星宇的父亲还主动当起了“旁听生”,和儿子一起学习专业知识。

“裂果和叶子坏死是由于缺钙引起的……”“目前在葡萄种植领域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不仅可以解决果园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还能增强防治效果。”在课上,方老师正在介绍葡萄缺素诊断与防治的内容,沈星宇和他的父亲认真地做着笔记。

听完方老师的介绍,沈星宇父亲当即表示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将采用新技术进行试验对比。“方老师的‘云指导’真是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及时雨’。今年人手不足,备耕过程又遇到许多问题,原本非常担心果园产量,这下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他激动地说道。

自疫情暴发以来,农学院高度重视区域农业生产活动,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迅速组建了果蔬、畜牧、兽医、动医、食品保鲜等多支科技助农队,打造精准化助农服务矩阵,开展互联网+农技推广培训,为农民备耕提供技术指导和全程服务,帮助相关企业增产、群众增收。

《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新工艺胜过老师傅活到老更要学到老

建工学院罗东平老师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课也吸引了一位特殊的同学——2018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麻栩玮同学的父亲麻建周。

麻建周从事建筑施工行业,平时都很忙,这次疫情让他有时间跟孩子一起上课。“课上老师讲解的很详实,为了便于理解还穿插视频,对混凝土结构的特点、施工图表达与理解、如何保障质量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讲解。我很感兴趣,老师也很认真地解答了我的问题。平时我们施工时更多的还是依照老的方式方法,全靠师傅经验传帮带,没想到现在的工艺已经如此先进,接下来一定要多学习新的工法,在工作中有所突破。”他说道。

“和爸爸一起做同学,感觉挺神奇的,爸爸认真学习的态度让我始料不及,活到老学到老,这样的人才会越活越年轻越精彩。”麻栩玮同学有感而发。

建筑行业在实现我国“两个一百年”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些年发展尤为迅猛,智能化、生态化、工业化趋势日益彰显,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也与日俱增,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行业的整体步伐。这可能也是学校建筑类课程能吸引学生家长的主要原因。

父母变同桌、家长变“铁粉”,变得是身份,不变的是金职院服务区域经济、辐射社会发展的初心。(唐稚易 卢惠萍 朱寒 陈旻尉 王璐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