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拓展教育“在地国际化”
时间:2021-01-08 来源:《中国教育报》

新冠疫情导致全球教育流动性持续减弱,世界各国为防控疫情采取严格的出入境管制、停飞停航、关闭边界等管控措施,全球范围内双向留学受阻,学生跨境流动骤减,国际教育供需不平衡加速分化,国际教育格局正在悄然变革。

在如此特殊格局之下,国际学校的国际化人才培养优势更加凸显。第一,有助于加强“国际理解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国际理解教育”定义为,和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真诚沟通的能力;对差异、多样性表现出尊重的能力和了解全球面临的挑战,能够共情,并为它展开行动的意愿和能力。国际学校开展国际理解教育,让学生学会尊重不同的人和不同的文化,在跨文化的情境中加深对本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了解和认同,提升国际理解能力,应对未来多元的全球挑战。第二,有助于促进教育对外开放。国际学校对拓展基础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往来,推动基础教育的对外开放,扩大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都发挥着积极作用。第三,有助于加快中国国际教育产业发展。未来,我们可利用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资源优势,向外国开放教育市场,大量招收国际学生,同时向国外“输出”本国教育理念、教师及其他教育产品,形成教育的国际产业。

那么,在疫情和国际局势的特殊情况下,国际学校如何继续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在笔者看来,国际学校可利用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中外教师和学生、国际课程、跨境交流项目、富有中国特色的跨文化国际性校园,以教育“在地国际化”模式实现培养全球化人才的目标。

相对于以跨境流动为主要形式的传统国际化而言,“在地国际化”(Internationalization at Home)是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一种新兴教育理念,最早是由瑞典马尔默大学副校长本特·尼尔森提出的“教育领域中发生的除学生海外流动之外的所有与国际事务相关的活动”,即让所有学生在本国本校“足不出户”就可以接受到国际教育课程,体验多元文化的学习,提升跨文化素养,开拓全球视野。“在地国际化”理念最早在高等教育领域提出,虽然面向的主体对象不同,但从其“立足本土”“有效提升学生的国际化和跨文化素养”“国际化校园”等特征看,与国际学校在很多方面不谋而合。

国际学校的“在地国际化”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国际学校拥有中西文化交融的国际化校园。国际学校采用国际化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采用小班制,以双语教学为主,采用国际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和跨文化的教育,培养学生国际化的语言能力、沟通能力、思维方式,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国际化视野的“全球化人才”。其次,国际学校采用中西融合、丰富多样的国际课程。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凸显国际化、多元化、跨文化特性,即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将国际性和跨文化维度融入课程教学。中国的国际学校不再单纯照搬西方的课程体系,而是积极探索将中国文化融入国际教育的融合课程,让中国学生既有“世界眼光”,又能保持一颗“中国芯”。再其次,我国正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把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摆在重要位置。国家迫切需要大批具有国际眼光、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国际学校聚焦人才资源的“源头”,从高等教育“前移”到基础教育领域,实现人才“源头”的在地早期培养。

从国际教育的角度来看,国际学校立足本土,培养国际化人才,实现国际化和本土化的融合创新,可以成为实现教育“在地国际化”战略、加快和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的“试验区”。(王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