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高校国际化评价难题
时间:2021-03-12 来源:《中国教育报》

■两会E政录融媒体访谈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要围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

大学作为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承担着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责。在高水平大学建设尤其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将目光转向“世界一流”,高校国际化及相关评价依据不断成为社会热点。

我国高校进行了哪些国际化探索,评价指挥棒发挥了怎样的作用?当下高校国际化评价的难题是什么、原因何在、如何破解?如何科学评价高校国际化,真正通过评价促进高校国际交流合作质量提升、推进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3月9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丁奎岭线上做客中国教育报刊社“2021两会E政录”融媒体访谈直播间,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北京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教授洪成文两位特邀嘉宾一起,接受《神州学人》记者采访,共同就“如何破解高校国际化评价难题”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从学习到贡献,中国高校在国际化探索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1978年9月,经邓小平同志批准,上海交大组织高校代表团赴美国进行考察访问。当时中美建交还在酝酿当中,代表团在美国历时47天,辗转20个城市,访问了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等27所高校和14个科研机构、企业。

丁奎岭说,那次访问给当时的中国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强烈的震撼,在打开视野、开阔眼界的同时,清楚地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为后来上海交大的改革和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丁奎岭认为,这40多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在此过程中,国际交流合作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际交流合作让高校快速了解世界科技和高等教育的发展前沿,快速学习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验。以上海交大为例,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交大始终秉持“以我为主”的办学理念,通过与世界一流大学开展交流合作,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办学理念、教学模式、培养体系的不断改进和提升。首先是先行先试,以中国办学体制和国际一流大学标准建设办学特区,不断探索“走出去、引进来”的国际化办学路径;其次是百花齐放,鼓励院系推进多模式海外联合培养;再次是产教融合,建设国际产学合作的平台,旨在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最后是开放多元,营造国内外学生游学交流的浓郁氛围。

洪成文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国际化的成就和贡献概括为三个方面:其一,在引进优质高教资源方面立下汗马功劳;其二,通过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极大提升了我国高校的自信;其三,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姜锋看来,我国高校国际化进程是从学习到合作,再到主动参与、积极引领为世界作贡献的过程。中国高等教育在自身发展起来之后,也可以为世界教育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他说,如果说我们过去更多地在进行“国际化”的实施,现在则要进入“化国际”的阶段,从具体项目到理念层面、思想层面,都开始有更多的中国声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20多位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访问上海外国语大学,他们的目的是了解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大学是如何组织和开展工作的。姜锋认为,作为中国高校,也有责任同其他国家分享我国发展高等教育的经验。

科学评价,既要注重融入中国特色,也要鼓励高校发展特色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姜锋认为,大学应该是一个特色鲜明的教育机构,而不是一个培养千篇一律、整齐划一的人力资源产品的场所,人才培养不能搞批量生产,大学的国际交流合作方式与内容应该体现其个性化和主体性,要有自身特色。

就如何科学评价我国大学的国际化能力这一问题,姜锋表示,一方面,从当前来看,如果我们能用全球通行语言研究全球问题,即人类普遍面临的问题,相关研究成果能够在国际上得到认可,并发挥影响力,这就是真正的国际化。另一方面,如果我们能用对象国语言或全球通行语言来讲述中国故事并得到国际理解和认可,也应该是一个考察高校国际化程度和国际化能力非常重要的指标。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能把中国故事讲得出去、传得开来,对象国受众能听得进去,这样的全球话语能力考察在高校国际化评价体系中应该加强。

姜锋说,目前的评价标准通常是鼓励学校作为个体来争先创优,这有利于每所学校都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未来应更多考虑以评价促推高校间协同合作,共同开展国际合作,形成中国高等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合力与团队精神,提升高校整体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立德树人的能力。期待在未来高校国际化评价体系中,这一点也能有所体现。

洪成文则认为,在高校国际化评估方面我们做了不少工作,有学术机构实施的评估,有地方教育厅统筹的国际化评估,也有高校对所属学院进行的评估,取得了一定成效,应给予充分肯定。但是高等教育工作者还需要作进一步的思考。首先,在高校国际化评估方面,不同地区间还存在着不平衡,有些省市比较积极主动,比如上海、广东等,但并不是所有省份都如此,在对评估的认识上也存在不平衡。其次,现行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中有不少“舶来品”,以西方高等教育理念为本位的评价较多,在中国特色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在具体操作层面,高校国际交流合作部门的工作人员常常“诉苦”,说国际化涉及学校多方面工作,但考核的却是国际交流合作部门。还有学校反映,国际化评价的某些指标对学校实际工作的针对性不强。

丁奎岭认为,国际化工作不仅仅是一个部门、一个岗位的职责,而是一项关乎学校发展的战略。上海交大针对这一问题在不断地摸索改进。例如将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定位为国际化战略的规划者、进程的推动者、发展的协调者、环境的倡导者。在国际化考核中,以院系为主体,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针对院系的国际化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科研合作、学术声誉、师资环境、特色项目等方面,初步建立起一套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结合、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

洪成文表示,国际化评估工作的确很复杂,对于高校来说,国际化目标要上层次、入主流,要跟学校的发展战略和学科发展结合起来。就高校国际化的形式来说,不同高校各不相同,这就需要在开展评估时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的特色,尽可能不是简单地用一个标准去衡量。

在洪成文看来,在高校国际化评价方面,我们还应学会擅于推广我们自己的经验。对照国外特别是高等教育较发达国家,他们的有关专家和评估机构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比较擅于且致力于推广自己的评估体系,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就目前而言,我们的相关研究者还不够自信,总觉得我们研制开发的指标体系只能自己用、本校用,或者在小范围内用,在国际推广上还做得不够。

针对国际高等教育界影响力较大的几个大学国际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姜锋表示,以英美为主导的指标体系与以欧洲为主导的指标体系在评价目的、指标设计和权重上各有特色。任何一个国家的大学国际化目标动因,都与该国所处发展阶段和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特定需求直接相关,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作为大学的管理者,对这些国际评价既要重视,也要保持距离,要注意对欧美大学评价体系的批评意见,如有些体系固化了高等教育弱国向强国单向流动而形成的“学术霸权”,大学评价体系并不是简单的教育问题。因此,在制定我国高校国际化评价体系时既要吸收借鉴,也要保持自信。要扎根中国,立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和特色发展需求,科学地制定国际化评价体系和实施路径。

凝聚共识,明确目的,以评价促进高校国际化质量提升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要改进高校国际交流合作评价,促进提升校际交流、来华留学、合作办学、海外人才引进等工作质量。

在丁奎岭看来,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评价决定“干什么”和“干成什么”。用好评价这个“指挥棒”和“校正仪”,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国际交流合作是实现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推动力,也是高校理应承担的责任。

丁奎岭表示,强化高校开放办学,优化高校国际化评价,对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建成教育强国具有重要意义。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挑战,但总体来说仍是机遇大于挑战。随着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高校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也在随之提升,高校国际交流合作形式也会日趋丰富,领域也将愈发宽广。因此,评价应该充分体现我国的教育自信,注重中国特色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注重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发挥不同高校自身的优势与特色,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动态多元的评价体系。

姜锋认为,高校国际交流合作是促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好的评价标准至关重要。从中外互动的角度看,现代意义上的中国高等教育历经一百多年的发展,先后完成了以向欧美学习为主,到“国际化”,再到“全球化”的历史演进。在此过程中,中国高等教育始终保持着与世界高水平教育间的密切互动和相互塑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逐步从全面向以美国为主的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到相互交流合作。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积极参与和大力推动全球治理改革,我国高等教育提出要围绕“全球治理能力”来培养具有全球视野、世界眼光的卓越人才。

洪成文表示,《方案》将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写入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这在新中国历史上是第一次,指向的是目前高校国际化工作的短板。我国高校国际化评价工作做得怎么样?有没有科学的评价依据和标准?这些尚未得到彻底解决。因此,在《方案》中写入这样的内容十分必要和及时,其最大的价值就在于指明下一步要加强高校国际化的导向,进而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自信。

在谈到如何根据《方案》要求改进我国高校国际化评价工作时,洪成文表示,做好高校国际化评价关乎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双一流”建设。做好评价工作的核心在于深刻领会党中央有关精神,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坚持推动高校国际化这一导向。在此基础上才能明确什么是好的国际化,同时将推动高校办学质量提升作为出发点。

姜锋说,改进高校国际化评价,一要注意评价的综合性,包括决策层面的政策和高校的具体实施。二要注意评价的多元分类,促进高校能够根据自己的特色和需求以及可能性和资源,开展有效的国际合作,能够对提升学科专业能力有明显贡献。三要树立目标导向,以提升高校办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根本目的,当前培养能够参与全球治理人才的能力应成为评价的重要视角。四要着眼于“国际化”和“化国际”,鼓励和促进中国高校为推动世界高等教育治理与发展作出贡献。

丁奎岭认为,做好高校国际化工作需要凝聚共识,明确目的,将国际化评价作为提升高校办学育人水平的重要抓手。首先是凝聚共识,准确认识国际化工作的重要性。国际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回应新时代国家发展对高等教育新要求的必然选择,高校理应承担起这份历史使命与责任。其次要明确目的,将国际化评价作为改进工作的抓手。国际化本身不是最终目的,提升自身的办学能力与水平,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开放,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才是核心。高校需明确发展目标,将国际化评价作为落实改进、持续提升的推动力,形成发现问题、改进问题的闭环工作体系,不断地将国际交流合作与人才培养工作推上更高的台阶。(《神州学人》记者 杨宇 惠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