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业到专业群: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产业需求逻辑
时间:2021-04-26 来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第8期

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是一种面向产业、行业、职业的教育类型,其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在于是否可以满足产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动态需求。在新经济背景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链条式以及产业集群化发展已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常态,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和综合化的特征。当前,传统单一的专业建设理念已不能适应多元化产业发展的需求,构建适应产业集群发展、链条式发展的专业群建设模式势在必行。专业群建设政策旨在聚焦产业发展的人才诉求,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之间人才供需平衡关系。可以说,与产业需求对接度是衡量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廓清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提高专业群建设对产业发展的适应性,对推动高等职业教育教育类型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倒逼专业群建设及专业建设模式转型

之所以用“倒逼”来表达产业需求与专业群建设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因为相对于产业发展,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相对滞后,对产业和市场中的人才需求变化的反应相对迟缓。中国制造、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产业集群化发展是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外部驱动力。需要明确的是,产业需求并不直接作用于专业群建设,而是以人才培养为中介变量发挥间接作用。换言之,产业发展首先体现在对人才规格、数量和结构等方面的需求,而这些需求则驱动专业群建设及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变革。

其一,产业转型升级对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 是推动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内在动力。产业转型升级是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以及从粗放型向集约型升级。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指出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教育链作为产业链与创新链之间的中介,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现阶段,我国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供给不足、人才链与产业链脱节,倒逼高职专业建设模式转型。所谓创新型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更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又具有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能提出问题又能解决问题,守规矩但敢于革新,富有个性又具有团队精神,能较好地解决企业一线技术难题的专门人才。相较于传统的单一专业建设而言,专业群建设模式更有助于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从专业群的专业构成来看,不同专业或学科专业在同一专业群聚集或融合,有助于打破传统专业之间的体制壁垒,有助于知识传播与创新、共享教育教学资源,进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从专业知识体系的构成要素来看,可以划分为本专业知识和非本专业知识,专业群建设有助于知识体系综合化、特色化,以及不同知识类型的互通和转化;创新的内在机制体现为知识的重新组织。在专业群框架下,本专业知识为创新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和前提,非本专业知识则为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可能和动力。

其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技术创新的双向依赖关系, 是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以及专业结构优化的现实依据。欧美发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历程表明,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推动力;同样,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创新的新要求,倒逼高职院校必须将产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需求纳入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的视野中。“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具有非常强的关联性, 人才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是互为输入输出的子系统, 整个复合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两个子系统协调发展的结果。”当前,传统专业建设结构脱离新经济形态下的产业结构发展需求,专业设置同质化、综合化,片面追求热门专业和新兴专业的“多”而“全”,忽视专业建设与人才市场需求结构化和产业集约化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导致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匹配,走向严重“内卷化”的发展陷阱。这也是为什么存在部分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与技术技能型人才“招聘难”两难困境的根本原因。而“以相对稳定的专业群为核心,考虑专业结构成本,探求专业的总量、存量与增量、减量优化方式”,有利于办学资源整合,提升办学效益。在实践中,专业群建设兼具灵活性和稳定性的特点,以专业群建设为导向,动态调整专业结构,可以有效提升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度,更好地对接产业发展需求。

其三,产业集群化发展促使人才和技术需求呈现区域化“集群效应”,进而驱动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产业发展“集群效应”要求高职院校摆脱传统的专业孤立建设模式,培养发展性、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专业群建设以重点或者龙头专业为核心,辐射带动群内其他专业共同发展,整体提升专业建设水平,打造专业品牌特色。区域产业集群化发展背景下,新行业、新岗位群、新技术迭代升级加速,产业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产业链沿上下游不断纵向延伸,倒逼高职院校走专业群建设之路。传统的专业建设模式导致专业过于分散,专业资源分割,拓展能力薄弱,新办专业所需成本高。而专业群由于专业相对集中,学校可以将有限资源集中到通用功能的建设上来。高职院校专业“群”式或“集群”式发展的理念强调群的形成是基于资源集聚的比较优势而带来的集聚效应、效率效应、规模效应和扩散效应,从而有利于提高群内专业的绝对竞争力。一方面,专业群建设以原有专业课程、师资、实习实训资源为基础,遵循人才市场导向原则,便于集聚相近学科专业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以服务相同或相近职业技术领域为目标,专业群建设通过重建课程体系,打通专业基础课,做精专业课程,有利于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横向融通性。

二、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需求之间的实践困境

当前,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产业集群化发展和区域发展效应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多元化诉求。专业群建设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区域产业链、技术链的上下贯通。而在实践中,由于传统的专业建设体制机制惯性,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需求之间隐含着不可避免的矛盾与冲突。

(一)专业群建设缺乏整体性设计,供给侧与需求侧缺乏有效协同

专业群建设是以对接产业链或职业岗位群为目标取向的,加强对劳动力市场需求、产业发展趋势、专业群建设基础等方面的综合评估至关重要。现实问题是部分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为建而建,仓促上马,简单拼盘,忽视内涵建设;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曲解或者迎合专业群建设相关政策,对专业群建设基础和人才市场需求的研究不够深入。此外,高职院校更多地是从整合校内资源出发构建专业群,忽视区域产业优势与自身办学条件的相关性,缺乏区域范围内整合办学资源的视野和顶层设计。部分高职院校为建而建,或仅仅选择低成本专业组建专业群,无视区域支柱型产业发展需求,专业群建设仅仅是“穿新鞋走老路”,甚至成了改革的“幌子”。

从理想状态而言,专业集群旨在以一个或多个办学实力强、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高的重点专业为主导,辐射带动其他相关专业的发展。专业群内各专业面向共同的行业背景和技术领域,服务于同一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或同一岗位群,专业之间资源可实现集成共享,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和资源利用效率最大化。但实际运行过程中,群内各专业仍然处于松散组合的状态,专业群建设缺乏整体性与系统性设计,教学资源统筹利用率不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与预设目标仍有相当大差距。究其原因,一是由于我国专业群建设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对专业群内涵、培养目标和组建逻辑的深刻认识,将专业群等同于专业大类的现象普遍存在;二是因为专业群建设趋向同质化,追求综合化,缺乏与行业企业以及产业链的针对性联系;三是资源配置缺乏整体性设计,核心或龙头专业资源充沛,其他专业资源投入明显不足。

(二)专业群建设系统自我封闭,与产业人才市场缺乏深度融合

社会系统结构与功能理论认为,系统是开放性的、结构是动态的,不能脱离环境单纯谈论系统内部运行,而应将系统与环境视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就专业群系统而言,其与区域经济、产业结构、行政体制、政策法规等外部因素密切相关。审视专业群建设实践,学校层面普遍缺乏专业群建设与产业界建立强联结的强烈意识,更没有形成核心办学理念。实际上,职业教育所倡导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及产教融合等政策取向和办学理念,都意在强调高职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性;产教融合强调多元主体参与、彼此赋能、协同发展,是高职院校推进专业群系统开放办学的制度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

但在实践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更多地停留在办学理念、专业培养计划以及浅层次的校企人员交流层面,远远没有具体落实到专业群建设实践中,产教融合更没有在人才培养体系中落地生根,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缺乏产业元素的渗透。具体表现为,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缺乏企业的深度参与,课程内容与产业链、技术链需求相脱节,“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缺乏与企业双向联通,专业教师对产业人才需求缺乏深度认知;行业协会、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育人平台建设仅停留在学校层面,没有落实在院系以及专业群实际操作层面,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还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政策支持。同时,专业群作为与传统专业迥异的建设路径,不仅缺乏成功实践经验的积累,而且配套政策体系以及评价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部分高职院校对其认可度不高,主动作为意识淡薄,使得专业群建设缺乏主动适应产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专业群建设存在路径依赖,制约专业建设模式变革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由中职中专升格、转型、合并而成,由于缺乏成熟的专业建设经验,故而专业建设路径更多是模仿普通高等教育,更有甚者直接将高职专业建设等同于普通高等教育专业建设,或将普通高校专业建设目标平移至高职院校。路径依赖理论认为,技术演进或制度变迁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即人们一旦选择了某种或好或坏的路径就可能对此产生依赖,惯性力量会使这一选择不断地自我强化,不会轻易放弃原先的选择。现实中不难发现,我国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同样具有较为显著的路径依赖特征。

近年来,高职院校作为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要供给端,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大批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值得注意的是,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诉求,对专业建设有了更高的期待。但在专业建设实践中,专业群组建方式、资源配置方式、组织管理方式以及人才培养模式等,更多地是在原有基础上修修补补,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特征。究其原因,一是传统的专业建设模式延续至今,专业建设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形成了较为稳固的行为模式和运行框架,不会轻易发生改变;二是高职专业群建设“外生式”动力主要依靠政府及其相关政策自上而下地推动,尤其是在外部动力不足或激励政策不到位时,传统的专业建设模式则不愿放弃固有的制度框架,因为改革就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成本或舍弃既成行为惯习。

三、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需求的衔接机制

依前所述,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与社会产业需求割裂、人才培养供求结构性失衡等问题依然突出,这不仅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问题,更是专业群建设的体制机制问题。从根本而言,建立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群建设机制是确立高职教育类型特色的根本保障。

(一)以系统化思维统领专业群建设,提升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

所谓系统就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子系统(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和运动规律的整体。“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对系统论精髓的朴素表达。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就是一个系统,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是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系统的主要实践要素。实践中,将系统化思维渗透至专业群建设全过程是保证专业群建设契合产业需求的重要基础。

专业群建设渗透系统化思维,首先要明确专业群是面向产业链还是职业岗位群组建,是围绕核心龙头专业抑或是依据共享资源构建。实践中,要遵循群内各专业间的内在逻辑规律,将专业群视为一个系统、一个有机整体,全面调研区域产业需求,合理规划区域或高职院校专业群布局,追求专业之间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专业群组建逻辑是否合理,应以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目标,是否体现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和学校实际,是否有利于人力资本增值为判断依据。从评价体系而言,专业群建设系统是涉及多主体、多元化价值诉求的统一体,需要政府、行业企业、高职院校以及社会相关方共同构成评价主体,建构多元利益需求为导向的多元评价机制。就评价内容来说,专业群建设包含专业群结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资源配置等要素,是整体的全要素生产率而非要素之间的割裂。就评价技术而言,专业群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综合运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和增值评价等多种方式,过程性评价有助于专业群建设及时调整方向,终结性评价旨在检测专业群建设的质量成效,增值评价重在衡量专业群人才培养的有效性程度。

(二)深化专业群体制机制改革,增强专业群建设与产业需求的灵活性

实践中,高职院校专业组织管理体制存在两种形态,一种是传统的学院—学系二级管理体制,另一种是学院—专业群二级管理体制。前一种属于“以系建院”模式,是当前专业管理体制较为普遍的形态;后一种属于“以群建院”模式,但以发展的眼光审视,该体制更符合专业群建设的基本规律。“以群建院”体制替代“以系建院”体制,可以有效规避单一专业建设所产生的教学资源稀释、分散和分配不均衡问题,提高专业群建设的集约性。同时,“以群建院”模式将专业群自主权下放至基层,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层级,简化管理程序,激发基层组织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引入更多的企业优质教育资源。

高职院校“以群建院”是产业集群发展与集群效应理论在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中的反映,是以专业群建设为逻辑起点,带动教学资源整合、管理体系优化的一项系统工程。这种学院—专业群二级管理体制,强调给予学院以及专业群更多的面向市场和产业需求的自主权,突出专业群与产业集群化发展的适应性,可以为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协会多方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专业群建设提供多元化的机制保障。政府的作用在于及时发布相关产业政策,规制和引导专业群发展,构建校企合作的制度环境;企业是用人主体也是人才培养主体,应深度参与专业群升级改造和结构调整,参与课程体系以及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院校作为办学的主体,应积极寻求专业群建设与产业发展和企业之间的利益契合点,及时跟踪产业市场需求的变化,凸显专业群特色;行业协会作为第三方组织,应发挥专业群建设的评价职能,协调和检测校企合作及其成效。实践中,专业群建设实施校企双带头人管理模式,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调和学校与企业在价值观念、培养目标、教育理念等方面的矛盾,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

(三)完善专业群建设动力机制,强化专业群的类型属性

从职业教育属性来看,高职教育是高等性和职业性的有机统一,但其本质是职业性。从职能来看,高职院校主要面向区域产业输送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立足职教性,发展高教性,是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逻辑起点,也是专业群建设的逻辑主线。实践中,要以服务区域产业为目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打破依据学科逻辑的专业群建设模式,构建与产业链和岗位群相衔接的专业群教学模式,实现课程内容与岗位群能力体系对接;构建“平台+模块+拓展”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实现课程体系与生产过程对接;构建专业群课程目标与行业企业职业要求的教学体系, 实现课程标准与职业技能标准对接。

当前,关键是要打破传统的专业建设路径依赖,为专业群建设赋能。从根本上来说,政府和高职院校都是理性行动者,只有专业群建设所产生的收益明显高于传统建设路径时,专业群建设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因此,政府以及教育行政部要通过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专业群建设规划,引领专业群服务和融入区域发展战略,推进高水平专业群与产业链的深度对接;高职院校要以服务区域产业结构转型为目标,以提升人才培养竞争力为动力,积极打造特色专业群品牌。同时,政府要强化宏观调控和统筹协调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激励措施,持续增加对专业群建设财政性专项资金投入;积极引导高职院校拓宽专业群经费建设来源渠道,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社会等多元利益共同承担专业群建设的成本分担机制和经费保障体系,真正将高职院校建成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类型教育。(马廷奇 王俊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