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老讲故事——守红色根脉,育时代新人|2022年浙江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⑬
时间:2022-11-10 来源:浙江职成教网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全面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提出要“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

东阳市虎鹿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简称“虎鹿成技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育技能人才、提升居民素养、弘扬传统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为办学宗旨,依托虎鹿镇古村落人文资源和红色文化优势,结合地方政府中心工作——美丽乡村建设,于2017年开设“东白学堂”,学堂下设童学馆、青年馆、家训馆、研学馆等。其中,葛宅村以农家书屋、名人故居为阵地,建设“童学馆”,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为主力,建立“葛老”讲师团,面向留守儿童,通过“葛老讲故事”开展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活动,替乡村少年儿童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为培育时代新人探索出了一条有效可行的途径。

项目背景:经过多次“诸葛亮会”,葛宅童学馆开馆

虎鹿镇葛宅村、蔡宅村60%以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如何做好这些孩子的有效管护和科学教育?虎鹿镇原党委书记,现任司法局局长马红斌建议建设一个专门的场地,投入一定的专项活动经费,组织这些孩子开展各项活动,拓展阅读的范围,增进儿童之间的交流学习,渗透到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呵护乡村孩子美丽心灵。他说:“虽然许多村庄设有农家书屋,由于各种原因很多时候处于闲置状态。葛宅和蔡宅两个村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氛围浓郁,应该应用创新手段,把留守儿童教育和农家书屋功能结合起来。”经过多次“诸葛亮会”,在虎鹿镇政府领导的指导下,虎鹿镇成技校协同葛宅村村民委员会,于2018年12月30日,葛宅童学馆开馆。

项目基础:守护“红色根脉”,发掘红色资源

葛宅村是南宋宰相葛洪后裔的聚居地,建村600余年,文脉赓续,名人辈出。是明朝工部尚书葛寅亮的出生地,无线电专家葛崇明的出生地,我国著名地理学家葛铭、葛绥成故里。葛宅村有东阳唯一尚存的水口“城墙”和褒忠祠,有千年古兰桥、古官道、葛大宗祠。葛宅家训馆是东阳首个农村家训馆,展示着葛氏先人事迹、葛氏家规、家风传承等;葛宅童学馆也是东阳首个农村童学馆。近年来,葛宅走文化兴村之路,村党支部书记葛煊伟等人探访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省博物馆等地,挖掘历史文脉,让红色历史故事在家训馆展示、在童学馆里讲述,让每一位先人都变得有血有肉。

紧邻葛宅村的蔡宅村,现存留明清时期古建筑200余幢,遍布红色资源和历史人文景观,有浙东临委纪念馆,省级文保单位蔡汝霖、蔡希陶、蔡忠笏、蔡禹久等名人故居,有蔡氏宗祠、永贞堂、四维堂、润德堂、文林第等16座古厅堂。这里走出了医学家蔡人淦、黄埔军校创建者之一蔡忠笏、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等多位名人。

为传承和守护“红色根脉”,发掘红色资源,虎鹿镇党委将葛宅村的葛氏家训馆、童学馆,蔡宅村的浙东临委纪念馆、蔡希陶故居、陈望道婚礼礼堂等红色资源串点成线,供全市少年儿童开展研学活动。

项目启动:“葛老”讲师团显身手

“童学馆”谁来管,孩子们来馆里学什么?“童学馆”建立最初,虎鹿镇成技校和葛宅村村民委员会经过反复探讨。村监会主任葛茂荣主动提出承担“童学馆”的馆长,经成技校推荐,时年78岁的退休教师葛希忠和74岁的廖承志担任讲师,三人平均年龄超过70岁,他们发挥着“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的余热,承担起日常教学工作。童学馆每周一课,每课1小时。每堂课,三位老人同时出动,葛茂荣作开场白和总结,两位老教师轮流当主讲和助教,力求教学开足火力。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葛老”们大呈身手。三位老人加上其他讲师团成员和志愿者,实现了“童学馆”的迭代升级,奥秘就在于随机限量放送的课程——课程永远在变化,孩子们从来不知道下一堂课是什么内容。除了常规的书法和阅读,有时候是一堂故事课,有时候是葛巾制作,有时候是一次远足,还有时候是“走马”体验。每周日上午的课程结束后,“葛老”们就碰头商议下一课的主题,然后分头备课。在不断地尝试中,逐步形成了学习品牌:葛老讲故事。

“葛老”在“童学馆”讲故事

项目开展三年半来,“葛老”讲师团也从成立之初的三位葛老,到如今全市力量共同加入,师资力量雄厚。其中,有特聘讲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许克宁,市政府党组成员赵小仙,市委党校副校长邵剑,市委党校高级讲师、市委史志办副主任张敬等。有常任讲师虎鹿镇党委书记包振波,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方颖萧,镇党委副书记金斌,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楼蔚兰,葛宅村书记兼主任葛煊炜,葛宅村退休教师葛希忠等。还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师资和志愿者队伍,包括各行政村书记,退休老党员等,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师资保障。“葛老讲故事”设立后成立有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亲自担任组长,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校长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项目的管理和实施。

  

东阳市关工委主任赵志飞走进葛老课堂

 

童学馆馆长葛茂荣讲票证小故事

 

葛宅村书记兼主任葛煊炜讲解宰相故里的故事

项目拓展:从坐着听故事到行走中感悟、沉浸中演绎故事

“葛老讲故事”由葛希忠和廖承志担纲。廖承志的外公葛树棠是东阳中学校长,东阳教育史上著名的爱国进步人士,廖承志因此建议项目名称为“葛老讲故事”。

两位老人所讲故事内容非常正能量,除了对葛氏家训进行当代解读,还用虎鹿名人故事励志。2021年春节期间,三位老人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为孩子们量身定做了党史学习教育内容。5月23日,身为党员的葛希忠以亲身经历上了一堂“老党员话党恩”。与此同时,廖承志讲述的故事《师心向党》还上了电视。据不完全统计,两位老教师已讲了七八十个故事,葛希忠更是成了“故事大王”。如今,不但虎鹿的孩子来听故事,也吸引了周边乡镇的孩子来研学。最多时候,一天有300多名学生前来,分成六拨听他讲故事,每个故事不重样。为了讲好故事,葛希忠不仅订阅了《故事会》作为创编素材,还广泛涉猎各类乡土教材。不久前,虎鹿镇党委、镇政府委托市委党史研究室编印了《红色虎鹿》,葛希忠认真学习后编成故事讲给孩子们听。葛老师和廖老师常说必须不断学习,否则会没东西教给孩子们。

两位老教师经常带着孩子们到户外开展教育,到葛宅的历史建筑和村庄地标讲述历史故事。如2021年4月24日,“葛老”在志愿者协助下,带着穿红军服的孩子们,高唱《长征》歌曲,从葛宅“长征”到蔡宅,参观了陈望道和蔡慕晖夫妻婚礼地点,蔡忠笏、蔡汝霖故居等,一路上又讲了多个长征主题的故事。行走中的沉浸式故事,让孩子们深切感悟了红色精神。

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葛老”又带领孩子们行走在抗疫的行列中,学习防疫知识,加入抗疫宣传服务。2022年又加入“小手拉大手 共建文明城”志愿队中,让孩子们在践行中感悟故事里的志愿服务精神。

葛宅村的非遗项目早已声名在外,2019年暑假,“葛老”们又策划了下溪头自然村的民间传统娱乐项目,推出“走马”体验。孩子们腰绑“马头”,穿着传统服装,玩得不亦乐乎,还在重阳节时为老人们献演,践行了孝老敬老传统。“葛老”沉浸式演绎故事,为孩子们打造了不一样的童年。

为让更多的孩子和家庭走进葛宅村,“葛老”们动员村里的妇女儿童学习葛巾传统刺绣和拓染工艺非遗,如今,每年走进葛宅体验非遗的家庭越来越多,有的以单位名义组织员工家庭参加的。2022年6月1日,中国电信东阳市电信工会组织家庭走进葛老课堂,体验拓染手工艺。

“葛老讲故事”铸魂,非遗体验健身,此举既拯救了非遗项目,还增进了家庭亲子关系。

孩子们参加葛老课堂体验葛巾制作和拓染工艺

中国电信东阳市电信工会走进葛老课堂,体验拓染手工艺

项目内涵建设:让乡村的每一个建筑体都有故事,让每一个故事都蕴含爱的力量

“葛老讲故事”红了,不仅留守儿童喜欢来,不少在家的年轻父母也把孩子送来学习。

“我们这里不是培训机构,不教学校里的知识,而是教孩子们怎么做人,你们能接受吗?”每当有父母把孩子送来,葛茂荣总是先打“预防针”。“我们就要让孩子知道怎么做人!”家长的期待,让三位老人更觉担子之重。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太好,但是家长普遍焦虑太大,家庭教育不得法,导致孩子承受了很大的压力。”葛茂荣说,现在很多家庭教育过分偏重于学业,“葛老讲故事”却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放在首位,第一条,就是教育孩子孝敬老人。每次上课前,他都会提醒孩子们:“你们要尊重两位爷爷,他们上课很辛苦。”春节、重阳节,“葛老”会组织孩子们慰问老人,平时则教育孩子们回家后孝敬长辈,分担家务。2021年4月11日,三位老人带着孩子们来到兰坑坞自然村,聆听西晋时期孝子许孜的故事。回来路上又参观兰坑坞水库,了解水库建造历史,感悟“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教孩子们正直做人,用心做事,比什么都重要。”“葛老”上课时,很多家长都会旁听。村民葛华锋是第一位把孩子送到童学馆来听“葛老”讲故事的家长,也是童学馆的义务“护学员”,凡是“童学馆”举行户外活动,他基本上都会自告奋勇当好“护卫”。在他看来,“葛老讲故事”项目的课程接地气,没有生硬说教,善于寓教于乐,令孩子们印象深刻。他至今记得他带着儿子葛安邦参加的第一课,“葛老”带着孩子们走遍了葛宅村历史建筑和池塘水口,每到一地就给孩子们讲解地名来历、人物故事。“本来这是一次寒假安全教育,结果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安全知识,还了解到不少历史故事,这些故事有个共同的主题,就是爱国爱家,我们也跟着长了见识。”

虎鹿镇中心小学六四班的应思妍,从二年级开始加入童学馆,是童学馆“葛老讲故事”项目的受益者之一。2021年5月15日,金华电视台百姓零距离栏目组来葛宅采访葛老讲故事课堂。当记者问及孩子们喜欢葛老讲故事吗?应思妍第一个发言,她说:“童学馆里的活动特别多,比如开展演讲活动、书写毛笔字、清明拜访烈士陵园……老师会教我们唱《七律•长征》并进行小型长征活动。我尤其喜欢这个活动,它可以让我们亲身体会到当时烈士们的艰难险阻,让我们知道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使我们更加发奋读书,让祖国的未来一片光明!另外,通过老师手把手教写毛笔字,我的毛笔字也肉眼可见地进步了;通过演讲活动和研学活动我认识了我们东阳更多的名人,如抗日名将朱福星、新闻先驱邵飘萍、科学泰斗严济慈等。希望在以后可以多多参加这个活动。”

应思妍接受金华电视台记者采访

六二班的蔡欣烨也是“葛老讲故事”项目的忠实粉丝。在“葛老讲故事”项目的感染和熏陶下,蔡欣烨同学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优秀小学生。生活中,他敬老爱幼、乐于助人、热心公益事业;学习上意志坚定、勤奋刻苦、成绩优异;而且他多才多艺、爱好广泛,尤善书画、笛子,是一名全面发展、出类拔萃的优秀学生。

到童学馆接受“葛老”故事熏陶茁壮成长的孩子还有许多,他们在这里接受爱的教育,感受传统文化,成为传承红色精神的时代新人。

蔡欣烨被评为2021年度东阳市新时代好少年

“葛老讲故事”,让孩子们在行走中感悟家国情怀,在故事里铸就正义灵魂!

“葛老”们领带孩子们参观中共东阳历史馆

项目创新做法:建立激励机制

不收费,还“倒贴”奖励表现出色的孩子;不补课,还“诱惑”组织孩子回归游戏。这样的教育模式,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孩子参与,小小的“童学馆”座无虚席,村民们强烈要求扩建。虎鹿镇党委书记包振波每次带着领导和朋友过来,都要在“童学馆”前停留,不仅成了“童学馆”的讲解员,还送上课程创新的金点子,勉励葛宅村办好童学馆的“葛老讲故事”项目,把先进经验辐射到全镇乃至全市。目前,葛宅村通过向农户租赁和宅基地置换的形式,正在对集中连片的30间老房子改造更新,打造为以“童学馆”为核心,兼具葛巾体验和红色教育功能的研学基地。

“童学馆”学习表彰活动

项目成效:未成年人思政课程成体系,项目辐射作用大

乡村留守儿童该如何有效管护?乡村新父母该如何教育子女?乡村孩子如何摆脱教育内卷?三年半来,“葛老讲故事”项目一直在用心解答这些难题,牢牢抓住解题的“牛鼻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葛老”通过“讲故事”,替乡村孩子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为培育时代新人探索出了一条有效可行的途径。三年半来,入馆学生连续增加,不但虎鹿镇的少年儿童来学习,周边各乡镇乃至全市少年儿童也纷纷前来研学,“葛老”们每年要接待近2000人的学习活动,忙的时候,一天就有300多人,可把“葛老”们忙坏了;同时,还把“童学馆”从一粒种子壮大成一株禾穗,“葛老讲故事”开设以来,葛宅村共投入300多万,拥有30间屋子的研学基地已经初具规模,不断吸引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家长前来学习和体验。

“葛老讲故事”项目2019-2022年学习活动统计表

“葛老讲故事”项目开展至今,已取得一定的效果,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葛学斌曾莅临葛宅指导工作。东阳市关工委也加入了“葛老”团队,2021年12月5日,东阳市关工委主任赵志飞走进童学馆,为孩子们宣讲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葛老讲故事”项目不但解决了乡村儿童社区德育难题,还通过亲子活动,提高了家长参加学习的参与率,受到各级媒体的关注与宣传。2021年,葛宅被评为东阳市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和东阳市学习型社区。

2022年7月13日,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赋能共同富裕引领计划路演活动在葛宅村礼仪传承馆进行。


金华市文明办主任会议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双月推进会在葛宅进行,金华市宣传部副部长吴婉珍一行50多人参观了葛诚纪念馆、家训馆、葛巾制作坊、儿童之家、童学馆、文化礼堂。

2021年葛宅被评为东阳市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东阳市学习型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