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岭市新河镇文化技术学校 陈岳松
温岭市社区学院 叶晓红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我国社区教育逐步形成“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有关部门配合、社会积极支持、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组织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有关部门配合”是社区教育资源整合中关键的一环,“有关部门”包括区域内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经济、公安等部门和工青妇等社团组织,拥有人力、物力、财力、项目、信息、政策等和社区教育相关的资源,上承“政府统筹领导”,通过政策、组织网络体现政府对社区教育的主导作用;下联“社会积极支持”、“群众广泛参与”,通过项目、经费等资源调动各方积极性。
而现实情况是,行政条块割据,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从而造成一方面是资源的闲置和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是资源的短缺和不足,社区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其所拥有的资源与传统教育机构不可同日而语,同时,随着参与社区教育人数的不断增加,资源短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果把希望仅仅依托于政府自觉不断加大对社区教育的投入,增加社区教育所需的各种资源,显然不太现实和难以实现,而充分整合利用各部门现有的教育资源,发挥这些资源的作用就成为农村社区教育当务之急和可行的措施。
笔者在基层从事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多年,深感整合“有关部门”资源的重要性,本文以温岭市为例谈乡镇社区教育整合“有关部门”资源的策略、途径以及基本原则。
一、整合部门资源的三种基本策略
1、讲政治,借助体制特点推动有关部门配合社区教育工作。
社区教育要取得政府部门的支持,必须要紧扣政府部门的工作,社区教育要体现政府部门的政治理念,要充分利用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文化强国、农业产业化以及农业经营体系组织化等政策,围绕上述政策开展各类教育活动,把自身工作和有关部门工作融合在一起,取得政府部门支持,取得更多的资源。另外,在现有体制中,上级政府部门年初分线逐级分解任务,年终对下级政府进行捆绑式考核验收,年度考核关系一级政府的一年工作绩效,不仅关系一级政府的形象,也直接关系各级政府干部个人的切身利益。政府年度考核,包含各部门教育性工作任务,因此,社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借助考核这一“杠杆”,推动“有关部门”配合社区教育工作。
2、讲服务,注重双赢有效调动有关部门配合社区教育的积极性。
在新农村建设中,各部门都承担一定的教育培训任务,如农林部门负责农业技术推广教育,文化部门负责农村社区文化与娱乐活动的开展,农办负责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人劳部门负责企业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卫生部门负责农村卫生常识的宣传与普及等等。各部门在推进其相应的教育性工作过程中,往往是相互独立,致使各种相关的教育活动零散,甚至无序,这不仅降低了资源利用的效率,同时也难以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在“小政府,大社会“的背景下,政府的事情归政府,社会的事情归社会,教育的事情归教育,有关部门承担的教育性工作不适宜部门单独组织学校、师资来完成,需要相关的教育机构来帮助他们来完成;另外,有关部门的政策、方针需要一定的载体渠道来帮他们来宣传、普及。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立足农村,了解掌握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但教育项目单一,培训经费紧缺,需要引入有关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的教育培训服务。两者资源整合,社区教育中心积极主动帮助有关部门完成教育性工作,获得一定的项目、经费资源,并借助部门资源把农村所具有各种零散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进行统一管理,这样不仅有利于节约资源,还能营造社区学习氛围,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以温岭市太平街道为例,农办、财政、人事劳动、民政、统计、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的教育性工作集中委托太平社区学院来承担,太平社区学院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务工人员岗位技能、农民大学生、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大中型水库移民、社区骨干、村邮员上岗、农函大、成人双证制、预备劳动力等10多个项目的教育培训,年教育培训人次达15000人以上,形成一个区域性的综合教育服务基地,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服务项目。
3、讲机制,实现部门资源和社区教育一体化
社区教育委员会是我国社区教育管理最为基本的组织形式,社区教育委员会组织构成的主要成员,广泛吸收了社区内各有关部门、社团组织、学校、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和社区名人等。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要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委员会的作用,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召开社区教育委员会会议,使相关人员了解社区教育,配合社区教育工作开展,自觉参与到社区教育中来,实现部门资源与社区教育一体化。以温岭市新河镇为例,每年年初,新河社区教育中心收集镇各有关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根据各有关部门涉及教育性工作及区域实际,制定相应的镇年度社区教育工作计划。及时召开镇社区教育委员会会议,会议由镇副书记(兼社区教育委员会主任)主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及社区教育委员会成员参加,会议一方面通报上一年度镇社区教育开展的情况,另一方面部署本年度镇社区教育计划,根据工作实际把社区教育事宜分解到社区教育中心和有关部门。社区教育委员会规范运行,把有关部门的自身工作和社区教育有机融合,促成有关部门配合社区教育的正常化,使非正规的社区教育获得制度化、规范化的保障。这种社区教育运作模式,真正体现了党政领导统筹、社区教育中心主管、有关部门配合、各界积极支持的社区教育组织管理理念,理顺了党政、各部门及社区教育中心三者之间的关系,实现了有关部门资源和社区教育有机整合。
二、整合部门资源的三个主要途径
1、政府统筹。为避免重复投资,减轻地方财政负担,使有限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地方政府牵头,把社区教育资源和有关部门的资源整合在一起。一种模式是“一个场地,两套班子。”即把社区教育中心和其他部门合署办公,共用设施资源,合作开展教育培训。如石桥头镇、松门镇社区教育中心和镇文化站合署办公,设备资源共用,地方文化宣传教育合作开展。另一种模式是“多块牌子.一套班子。”镇街道把有关部门的教育性工作直接落实到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如新河镇、太平街道,在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设置“镇街道党校”、“镇街道农函大”等机构,镇社区教育中心负责人兼任镇街道党校、农函大副校长职务,社区教育中心以镇组织办、科协的名义具体负责开展党员培训和农函大培训。
2、社会调节。有关部门和社区教育中心根据各自的需要,对其拥有的资源打破现有界限,实现优势互补,共同享用教育资源,将社区内的教育资源有机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合理有效地相互利用,实现资源的优化效果。一种是“委托培训”模式,社区教育中心通过“招投标” 、“协议委托”等形式承接有关部门的教育培训任务,社区教育中心成为有关部门的培训基地,有关部门以“政府买单”的形式给予社区教育中心相应的教育培训经费。如新河镇社区教育中心先后成为农办、农林局、民政等部门的培训基地,开展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实用人才、残疾人群就业等培训。另一种是“合作办班”模式,即有关部门和社区教育中心各自发挥自身的资源特点,为了特定的目的,联合开展办班教育。如2013年,温岭市妇联和城南镇社区教育中心、新河社区教育中心、滨海镇社区教育中心合作,妇联负责经费筹集、学员组织,社区教育中心负责教学师资、场地设施落实,面向农村妇女联合开展“家政服务”培训。
3、共建资源。社区教育中心和有关部门出于各自的需要,达成共识,共同开展一些设施资源、学习型组织建设,形成新的社区教育资源。以新河镇为例,为了宣传、普及、传承新河当地传统文化,镇社区教育中心和镇宣传办合作成立“读书会”组织,修缮寺前桥边的一处老房子,组织当地一些老教师、老艺人,每周定期开展关于新河地方历史沿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主题的讲座;新河镇社区教育中心与镇计生办合作,成立“新河镇人口计生文化艺术团”,组织群众开展曲艺学习、表演,在新河各地开展计生政策普及、公民道德宣传。
三、整合部门资源的五条基本原则
1、政治引领
在社区教育起步阶段,政府在社区教育中占绝对的主导地位,社区教育工作人员也往往被视为政府部门中的一员,承担政府部门的有关工作。正因为如此,社区教育工作者要紧密配合地方政府工作,开展党的政策、方针的宣传、教育工作,配合政治导向,开展社区教育工作,取得更多的社区教育资源。
2、互利共赢
任何合作,都必须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否者不可能长久。因此,在和部门整合资源过程中,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要本着“互利共赢”原则,以服务为宗旨,协助有关部门开展教育、宣传等教育工作,甚至非教育性工作,只有有关部门觉得和社区教育中心合作有便利之处,他们才会主动、长久和社区教育整合资源。
3、以人为本
农村社区教育最终目的是指向社区居民,社区居民既是资源整合的逻辑起点,同时也是逻辑终点,因此这使得农村社区教育在和有关部门整合资源时,在追求任务目标实现的同时,要重视社区居民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愿,从他们的根木利益出发,为其创造所需的学习资源和各种条件,真正做到想居民所想,提供居民所需。
4、着眼长效
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在和有关部门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要从整个社区教育系统的高度来加以审视,甚至应该站在社区发展的角度进行思考,着眼于长效机制,长效利益的形成,为社区教育今后发展打下基础。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一方面要借线织网,利用部门行政手段把可能的农村人力资源整合到社区教育中来,如团委对应的村团组织成员,妇联对的应村妇女主任,派出所对应的村护村队,组织办对应的村文书等,把他们发展为社区教育的积极分子,串点成线,借线织网,编织一张覆盖各村居的社区教育网络。另一方面,利用部门的资源结合社区社会经济发展特点积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项目探索,形成区域社区教育特色项目,如太平社区学院开展的“水库移民教育培训”、“鞋革企业员工培训”,石桥头社区教育中心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
5、教育优先
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和有关部门整合资源目的是为了发展社区教育,再加上现阶段社区教育限于自身条件,消化能力有限,因此在整合过程中必须坚持社区教育的教育特性,对部门资源要采取“拿来主义”态度:和社区教育无关的,要敢于摒弃;和社区教育有关的,但关联度不紧的,予以配合,如“健康社区”建设、“平安社区”建设等;和社区教育紧密相关的,要积极争取,如农办部门组织的“农村劳动力素质转移培训”、司法部门组织的“社区矫正教育”等。
四、结语
在社区教育实践探索过程中,温岭市各镇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和有关部门整合资源方面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限于区域社会发展现状以及社区教育中心自身的条件, 资源整合工作尚不能尽如人意,特别是党政领导对开展社区教育意义认识不足、社区教育中心没有法人地位以及社区教育工作者专业性不强、主动性不足等因素都制约社区教育和有关部门的资源整合,进而影响社区教育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陈乃林、张志坤 《社区教育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2]叶忠海、朱涛《社区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张昭文《关于中国终身教育的发展与政策报告》[J] 《中国成人教育 》 2010.2
[4]杨智 《农村社区成人教育组织建设研究》[D] 《 西南大学》 2013.3